第12章
日子如同冰帝学园外缓缓流淌的溪水,重新找回了它应有的丶宁静平和的节奏。
那些惊心动魄的冲突丶委屈的泪水丶激烈的对峙,仿佛都成了遥远记忆中褪色的旧照片,被小心翼翼地封存起来。
走廊上偶尔与迹部相遇,不再是剑拔弩张的低气压,也不是刻意躲避的尴尬。
我学会了微微颔首,眼神平静地交汇一瞬,算是打过招呼。
他也同样,眼眸里曾经的傲慢与怒火沉淀为一种沉稳的丶带着距离感的礼貌。
点头之交,恰到好处,是我们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手机的联系人列表里,“迹部景吾”这个名字下方,每隔三天,会准时亮起通话提示。
时间精准得像瑞士钟表,通话时长也固定在一小时。
内容无关风月,全是关于校园霸凌事件的处理与後续改革措施的推进。
他条理清晰地汇报进展,从对施暴者的严肃处分到心理辅导机制的建立,从匿名举报渠道的完善到全校范围的反对霸凌宣传周策划。
我安静地听着,适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案,逻辑清晰,切中要害。
电话那头,迹部景吾的回应里,那份不加掩饰的欣赏几乎要穿透听筒:“这个思路很清晰。”
“可行性很高。”
“雾山同学,你的建议非常有价值。”
他甚至再次发出了邀请,希望我能加入学生会,共同推动这些改革。
握着手机,我指尖轻轻敲着桌面,语气温和却坚定地婉拒:“谢谢迹部同学的好意,不过我很忙。”
学生会?那是个太过耀眼的舞台,不适合只想观察世界的我。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随即传来他带着理解的低沉回应:“明白了。你的意见,我会认真考虑。”
小卖部那熟悉的丶印着可爱奶牛图案的巧克力牛奶,悄无声息地重新出现在了货架上。
而更奇妙的是,每天清晨,当我踏入安静的H班教室,走向自己的座位时,总能在那张朴素的课桌抽屉里,发现一瓶包装完好丶带着清晨凉意的巧克力牛奶。
没有任何留言,没有任何署名,安静地躺在那里,像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
拿起那瓶冰凉的牛奶,指尖传来熟悉的触感,嘴角会不自觉地弯起一个极浅的弧度。
嗯……
大概能猜到是谁。
这份带着笨拙补偿意味丶却又无比坚持的“心意”,成了开啓每一个平静日子的小小仪式。我不再拒绝,坦然接受这份无声的“休战协议”。
摄影社的入社申请,这次顺利得不可思议。
申请表交上去不到半天,就盖上了学生会鲜红的印章。效率高得让摄影社社长都啧啧称奇。我顺利成为了摄影社的一员,沉浸在光影与构图的世界里,找到了另一份安宁。
没多久,一项重要的社团任务就落到了我这个“人像摄影水平最好”的新人头上——
为即将征战关东大赛的网球部正选队员们拍摄个人宣传大片,用于应援宣传。
看着摄影社社长递过来的任务单,上面“网球部正选”几个字格外醒目。
没有意外,没有抵触,内心反而升起一丝属于摄影师的丶捕捉独特瞬间的兴奋感。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那些站在风暴中心的人。
“好的社长。”我应下,声音里带着专业摄影师的沉着,“交给我吧。”
任务的第一步,自然是了解“模特们”。
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翻到空白的一页,指尖夹着笔,轻轻点着纸面,目光投向窗外那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光泽的网球场,嘴角勾起一抹带着职业思索的弧度:
“首先……”
“我得先要一份网球部正选的资料啊。”
“姓名,年级,班级,擅长的位置和球风……”
“哦,对了,”像是想起了什麽,在笔记本上又补充了一条,“还有……性格特点?毕竟,好的肖像,要抓住灵魂。”
站在网球场外围的角落,我感觉自己像是误入了一场狂热演唱会的听衆。
眼前是黑压压一片丶挥舞着自制应援物丶发出震耳欲聋尖叫的後援团少女们。声浪几乎化为实质,冲击着耳膜,连脚下的地面都仿佛在微微震动。
……这也太夸张了吧?
忍不住在心里吐槽,默默将笔记本又往怀里收了收,仿佛这样能抵御一些音波攻击。
好不容易在铁丝网边缘找到一个勉强能立足丶视线不算完全被挡住的缝隙,深吸一口气,努力屏蔽掉周围的喧嚣,将目光投向球场内那片被聚光灯笼罩的绿色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