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公、侯、伯才有专属封号。
像是荣国公、宁国公,赞侯、留侯、言侯等。
子爵则简单称为子爵,
仅以一等、二等区分。
因此实际价值天差地别!
从数量来看,
当朝现存的公、侯、伯加起来不足三十位!
子爵与男爵则多得多,多是世袭递降而来。
即便如此,
子爵之位依然显赫非常!
百姓见之必须行礼!
官员与低等爵位者更需恭敬相待。
贾铭获封三等子爵后,朝堂格局骤然生变。
即便日后卸去官职,这位新晋子爵也已能与柳芳等人分庭抗礼。
纵使有人心怀不满——
也得忍着!
这还仅是爵位。
雍顺帝随即加封贾铭为正三品参将。
原本提拔之事早有谋划,
却因群臣阻挠暂缓。
而今立下奇功,
加之考量其背景,
此次态度格外坚决。
虽有微词,
但反对声浪已弱。
子爵既封,
参将又非定额要职——
以此大功,
纵授副总兵亦不为过。
既未触及底线,
众臣便顺水推舟。
更何况,
雍顺帝已在爵位等级上妥协,
自侯爵降为子爵。
若再刁难官职,
未免显得不识时务。
由此,
贾铭自游击将军
一跃而成统兵参将!
敕印旗牌加身,
获准筹建三千精锐,
战时更可扩编至万!
位列总兵之下、都司之上,
至此,
这位新贵已真正踏入高阶武官之列!
地位堪比文官正四品,
乃是实打实的重臣。
牛继宗、柳芳等人嫉恨交加,
却只能随群臣山呼:
皇上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