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十来人的班子足矣。
现在最缺的是优质内容,唯有好文章才能吸引读者。
贾铭指出关键。
方才在贾府收了数十篇诗词还需其他文章、话本、轶闻趣事来丰富版面。
我与公台他们可执笔撰文,这倒不难。
程昱立即表态。
诗词文章有着落了,话本由我来写,其余内容日后慢慢补充。
眼下急需收购印刷作坊,再寻个办公场所。
还要招揽些人手。
这年头的印刷行当,
分官刻与私刻两种。
官刻专印朝廷文书,
私刻便是民间印刷作坊了。
程昱提议:“印刷坊的事不难办,只要肯砸银子。办公场所也好解决,购置商铺或民宅都成。”
“人手方面,肯出高价雇些识字的不难。但主编这类需要真本事的就紧缺了,眼下咱们几个可以暂时代劳。”
“正合我意。”
“那报社社长一职就托付给仲德你了,有你坐镇我放心。”
“再兼个副总编吧。”
“至于总编人选,我属意蔡邕来担纲。编辑部人员审核这些,就由你们二位共同把关!”
程昱爽快领命:“谨遵钧命!”
对蔡邕出任总编,
自己屈居副手这事,他毫无芥蒂。
虽说平日心高气傲,
但在蔡邕面前却傲气全消——
这位可是当世屈一指的大儒,
当年权倾朝野的董卓都要毕恭毕敬奉为座上宾。
仅《后汉书·蔡邕传》就收录着述百余篇,诗赋碑诔、铭赞连珠、箴吊论议,乃至祝文章表,皆为传世典范。
传世诗作更有四百余。
经学造诣与书法技艺冠绝当代!
纵览华夏五千年文脉,
蔡邕亦是璀璨星河中最耀眼的星辰之一。
故在此老面前,
程昱甘愿执礼。
领了差事,
程昱带着贾铭拨付的万两白银,
当即率队着手操办。
这笔银钱要支应三处:
购置印刷工坊、
置办办公院落、
筹备学堂馆舍,
余下的用作招揽人手及两项事业的周转资金。
待贾铭回府后召出蔡邕,
这两位联手推动学堂与报馆,
以他们的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