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沈瑶感觉到程昱手臂的温度还搭在自己肩上。
温热隔着薄薄的衬衫料子,几乎要烙进皮肤里。
她心念一动,脚下立刻往旁边撤了一大步。
动作流畅自然,挣脱出来。
“学校里人多。”
她声音压得很低,像怕惊扰了谁,目光快扫过不远处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学生,“论坛上的帖子,还没彻底消停。”
程昱的手悬在半空,顿了一秒,才若无其事地收回插进裤袋。
他脸上看不出丝毫被打断的不悦,眼底反而含着几分了然的笑意。
“理解。”
他当然理解。
清北大学的保研名额,每年都争得头破血流,简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总有人因为一些捕风捉影的“道德问题”,被人写成八百字小作文捅到院里,最终遗憾出局。
他和沈瑶背景再硬,也没必要在这种关口平白惹一身腥臊。
“去哪吃饭?”
沈瑶迅切换了话题,好像刚才细微的挣脱从未生过,“我下午要去图书馆借几本书。”
程昱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指尖在屏幕上划过:
“学校东门新开了家云南菜,口碑爆了,去试试?”
……
餐厅的装修别具一格。
深色的木质桌椅沉稳厚重,墙壁上挂着大幅的蓝白扎染布,角落里摆着造型奇特的陶罐。
一股说不出的异域风情。
服务员引着两人到临窗的位置坐下,递上扫码点餐的牌子。
沈瑶动作麻利,飞快地点了汽锅鸡和一道凉拌米线。
程昱拿过手机,像是审阅项目报告一样扫了一眼,又面不改色地加了两道价格不菲的招牌硬菜。
最后还体贴地给沈瑶点了一杯冰镇酸梅汁。
“王院士给的书单,看了?”程昱主动开启了话题。
沈瑶拿起茶杯喝了口水,摇摇头:“就准备下午去借。
《制度经济学》还行,大二啃过。
另外两本,坦白说,应该是研究生阶段才会接触的书籍。”
“巧了,我爸书房里就有,”
程昱端起茶杯,姿态闲适,“《华国产业政策演变史》,作者是他一个老朋友,晚上直接拿给你。”
沈瑶端着茶杯的手指微微一紧。
她之前读过的的书,只有少数是给自己上课的老师自己编写的。
有时候遇上老师左右脑互搏,课堂上讲的案例与书本原理不符合。
就说以他课堂上讲的为准,因为他编教材的时候还没有出现新的问题。
程家的资源渗透在各个领域。
连一本看起来冷门到极致的学术着作,都能扯上人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