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陛下一词 > 教子(第1页)

教子(第1页)

教子

李弘满百日那天,武媚娘在承香殿开辟了块“育儿角”。

紫檀木案上左边堆着奏章,右边摆着拨浪鼓,堪称大唐最早的“带娃办公示范区”。

(内心OS:效率!这就是效率!)

这日她正边批阅漕运改制方案边哄孩子,李治下朝回来,就见太子殿下攥着份关于均田制的奏疏啃得津津有味。

“胡闹!”李治急忙抢过湿哒哒的奏章,“弘儿怎可。。。”

“陛下仔细看,”武媚娘笑吟吟指着牙印,“咬的都是世家要求多占永业田的条目。”

(内心OS:儿砸有前途!知道帮娘啃硬骨头!)

李治定睛一看,果然被口水晕开的墨迹旁,赫然留着几个小牙印。

他顿时转怒为喜,抱着儿子举高高:“弘儿深知朕心!”

从此太子啃奏章成了保留节目。

某次大朝会,当某位御史声泪俱下弹劾“皇後干政”时,李治淡定掀开襁褓:“诸卿可知,太子昨日刚批阅过此人的考课记录。”

满殿寂静中,婴儿响亮的嗝声格外清晰。

(内心OS:完美!儿砸这嗝打得比娘亲怼人还管用!)

转眼李弘周岁,抓周礼上摆满玉玺丶弓箭丶算盘。

在百官注视下,小肉手毫不犹豫抓住他娘亲的朱笔。

武媚娘当场宣布:“即日起成立弘文馆,聘寒门才子为太子师。”

长孙无忌等人脸色铁青——谁不知道弘文馆分明是皇後的人才储备库!

(内心OS:没想到吧?早教班也能搞成干部培训班!)

夜深人静时,武媚娘对着呼呼大睡的儿子轻声道:“狸奴啊,你可知娘把《贞观政要》都编成童谣了。。。”

窗外明月高悬,案头新呈的奏疏写着“请立皇後摄政之规”。

武媚娘执笔批红,墨迹如展翼的鹤。

——

武媚娘在紫宸殿东侧辟出间“青宫学堂”,墙上悬挂的并非圣贤画像,而是她亲手绘制的《大唐疆域图》与《漕运脉络图》。

三岁的李弘踮着脚够着图上黄河的曲线,奶声奶气念道:“阿娘,水往低处流。”

(内心OS:很好,物理啓蒙从治水开始!)

这日讲《论语》的夫子正说到“君子不器”,武媚娘突然抱着李弘出现。

“张师傅,”她笑吟吟指着殿外运粮的牛车,“可否请弘儿算算,这车粮从洛阳运来要耗几成?”

五岁的太子咬着手指头,忽然眼睛一亮:“若走汴渠耗三成,走陆路要耗五成!”

(内心OS:不愧是我儿!乘法口诀没白背!)

正在旁听的重臣们面面相觑,只见武媚娘执起朱笔在《氏族志》上划了道线:“传旨:今後五品以上官员子弟,需至青宫学堂旁听三月。”

长孙无忌手中的笏板“啪嗒”落地:“娘娘!这。。。”

“太尉,”武媚娘抱起正在玩西域贡品的李贤,“令孙昨日不是来讨教龟兹乐谱?正好与弘儿作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