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陛下怎么了 > 朱笔御批初露锋芒(第2页)

朱笔御批初露锋芒(第2页)

她并未被长孙无忌的气势吓倒,反而缓缓收起朱笔,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丶带着些许委屈与不解的神情。

她转向长孙无忌,声音依旧平和,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锐利:“太尉大人口口声声祖宗法度,言必称军国重事。却不知,大人如此反对节省军费丶保障前线将士粮饷之策,究竟所为何故?”

她顿了顿,在衆人惊愕的目光中,从袖中不紧不慢地取出一卷薄薄的册子,那正是她这些时日暗中调查丶整理的成果之一。

她将册子轻轻展开,目光直视长孙无忌,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妾身这里,恰好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太尉大人。去岁,朝廷拨款八十万贯,专项用于修缮黄河洛阳段堤坝,以防水患,保民生安定。然,”

她声音陡然转厉,“据妾身查证,实际用于堤坝工程的款项,不足五十万贯!而就在同期,太尉大人的家族,却在陇右道一口气购置了上等良田千顷!妾身愚钝,敢问大人,您购置田産的那笔巨款,究竟从何而来?莫非,竟是巧合?”

“哗——!”

大殿之内,瞬间如同炸开了锅!

所有官员都惊呆了,难以置信地看着武媚娘,又看看脸色骤然变得惨白的长孙无忌。

贪污修河款!这简直是捅破了天!

武媚娘不等长孙无忌辩解,继续用她那清越的声音,如同敲击在每个人心头的冰锥:“陛下,前线将士浴血奋战,为的是保家卫国。而後方,却有人中饱私囊,连修缮河堤丶护卫百姓安宁的钱款都敢染指!试问,此等行径,与资敌何异?妾身今日妄议朝政,固然有错。但妾身以为,当务之急,并非争论妇人是否该立于这两仪殿,而是该彻查清楚,这些年,到底有多少军费丶多少民脂民膏,没有用在刀刃上,而是流进了某些蛀虫的私囊!”

她猛地转身,面向御座,深深一拜,声音带着决绝:“陛下!粮草之困,其表在运输之难,其里在贪墨之弊!若不肃清贪腐,纵有良策万千,亦难填此无底之洞!妾身恳请陛下,下旨严查!”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武媚娘这石破天惊的一击震慑住了。

她不仅巧妙化解了自身“干政”的危机,更反客为主,将了一场致命的军!直接把矛头指向了权倾朝野的长孙无忌!

李治坐在御座上,胸膛微微起伏,他看着殿下那个跪拜在地丶身影纤细却仿佛蕴含着无穷力量的女子,眼中翻涌着极其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赞赏,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决断。

他知道,这是机会。

一个打破关陇集团垄断,真正收回权力的绝佳机会!而武媚娘,亲手将这个机会递到了他面前。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响彻大殿:“武昭仪所言,朕深以为然。粮草调度,便依昭仪所献海陆并运丶粮盐互换之策,由户部丶兵部即刻会同拟定细则,尽快施行!”

他顿了顿,目光如电,扫过面色灰败丶一言不发的长孙无忌,以及那些噤若寒蝉的官员,冷冷道:“至于贪墨修河款一事……证据确凿,朕岂能姑息?着令刑部丶大理寺丶御史台三司会审,严查到底!凡有牵连者,无论身份,一律按律治罪!”

“退朝!”

百官在震撼与惶恐中躬身退去。

偌大的两仪殿,很快只剩下李治与仍跪在地上的武媚娘。

李治一步步从御座上走下,来到她面前,亲手将她扶起。

他的手指微微有些颤抖,目光灼灼地凝视着她:“媚娘……今日,委屈你了。”

武媚娘擡起头,眼中适时地泛起一丝水光,却又强忍着不让其落下,更显坚韧:“能为陛下分忧,扫除奸佞,妾身不觉得委屈。只是……妾身方才情急之下,言辞过于激烈,恐为陛下树敌,心中不安。”

(内心OS:以退为进,让老板知道我全是为了他,并且识大体丶顾大局。)

李治心中更是爱怜与感激交织,他紧紧握住她的手:“树敌?媚娘,你今日是为朕,为这大唐江山,立下了大功!若非你,朕不知还要被蒙蔽多久!”

他牵着她,走到御案之旁,目光落在那一叠叠堆积如山的奏章上,沉吟片刻,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即日起,”李治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你便在这两仪殿偏殿当值。”

武媚娘心中剧震,擡头望他。

“朕会命人在殿内为你设一处专属书案,配齐笔墨纸砚,一应规制,皆按……按宰相参政之例。”

他看着她,眼神是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托付,“今後六部呈递的奏章,你先过目,以朱笔批注初步处理意见,再呈报于朕定夺。”

朱笔批注!

这已不仅仅是参与议政,这几乎是赋予了“副皇帝”的预审之权!

在唐朝,这几乎是前所未有的殊荣与权柄!

武媚娘看着李治那坚定而深邃的目光,明白这不是一时兴起的恩宠,而是基于她今日展现出的惊人能力与忠诚,所做出的政治抉择。

他需要她,需要她的智慧,需要她的果决,来共同面对这庞大的帝国和盘根错节的势力。

她缓缓跪伏于地,这一次,是带着无比的郑重与承诺:“臣妾……领旨谢恩!定当竭尽心力,辅佐陛下,不负圣托!”

当她从两仪殿走出时,已是夕阳西下。金色的馀晖洒在太极宫的琉璃瓦上,壮丽辉煌。

宫道上来往的官员见到她,无不纷纷避让,躬身行礼,目光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畏与复杂。

武媚娘一步一步,走得极稳。

她感受着袖中那支仿佛还带着墨香的朱笔的分量,轻轻握紧了拳头,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内心OS:拿到了!不仅仅是信任,是实实在在的批阅奏章之权!这意味着,我终于从幕後顾问,正式走到了帝国决策的前台,拥有了影响这个国家走向的力量!)

她擡头,望向那被晚霞染成瑰丽紫色的天空,唇边终于不再掩饰,泛起一丝清冷而锐利的笑意。

长孙无忌的倒台,从此拉开序幕。

而这大唐的朝堂,注定将因她武媚娘的到来,掀起前所未有的惊涛骇浪。

这场棋局,她已不再是旁观者或献策者,而是执棋之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