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
有了两个皇子,武媚娘的生活更加忙碌,但她却将这种忙碌治理得井井有条。
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皇家,皇子们的素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她开始在後宫推行一套独特的“绩效育儿法”。
她命人特制了两套啓蒙读物:给太子李弘的是图文并茂的《贞观政要》绘本,将唐太宗的治国名言与生动故事结合;给二皇子李贤的则是《尚书》识字卡,每个字都配以简单的释义和相关的典故图画。
(内心OS: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材施教,从娃娃抓起!)
这日,兄弟俩在殿内玩耍,为争一个西域进贡的彩色布老虎闹了起来。
五岁的李弘紧紧抱着不放,三岁的李贤则瘪着嘴要哭。
寻常母亲或许会劝大的让小的,或者直接再拿一个玩具来。
但武媚娘没有。
她命宫女铺开巨大的大唐疆域舆图,然後将布老虎放在地图中央的长安位置上。
“弘儿,贤儿,”她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谁若能先说出,从长安到东都洛阳,沿途要经过哪几个州,这布老虎就归谁。要按顺序说,不许错。”
李弘一听,小脸立刻绷紧了,他松开布老虎,趴在地图上,小手指顺着漕运线路一点点移动,口中念念有词:“雍州丶华州丶陕州……嗯……过了潼关是……是洛州!一共七个!”
他擡起头,眼中闪着自信的光芒。
李贤见哥哥抢了先,急得直蹦,他认识的字没哥哥多,但对图形记忆极佳,他指着地图上几个标志性的城池符号,奶声奶气却异常清晰地背诵起来:“弘儿坏!贤儿会背《禹贡》!‘荆丶河惟豫州……伊丶洛丶瀍丶涧既入于河……’阿娘,贤儿背得对不对?”
他背的是《禹贡》中关于豫州(洛阳所在)的段落,虽不完全对应行政区划,但其聪慧已展露无遗。
(内心OS:很好!竞争意识与知识运用同时培养!卷起来吧崽们!这大唐的未来就看你们了!)
武媚娘欣慰地笑了,将布老虎拿起来,却没有直接给李弘,而是对李贤说:“贤儿背得很好,但哥哥先答出了具体州名。这样,布老虎先给哥哥玩半天,下午给贤儿玩,如何?”
既肯定了李弘的准确,也鼓励了李贤的博闻强记,还教会了他们分享与轮换。
兄弟俩似懂非懂,但在母亲温和而坚定的目光下,都点了点头。
转眼到了李贤正式开蒙的日子。
仪式上,小家夥对面前摆放的《孝经》丶《论语》兴趣缺缺,反而对那方歙砚和紫毫笔充满好奇。
当司礼官唱喏时,他竟伸出沾了墨汁的小手,一把抓过旁边放着的丶象征门阀秩序的《氏族志》,在上面印下了一个清晰的小手印,还觉得不过瘾,又拿起笔,在封面画了只歪歪扭扭的乌龟。
衆臣面面相觑,有些老臣脸上已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
武媚娘却哈哈大笑,不仅不恼,反而走上前,拿起那本被“玷污”的《氏族志》,对李治说:“陛下,贤儿此举,倒让妾身想起一事。是时候,该重修《姓氏录》了。”
李治挑眉:“哦?修它作甚?《氏族志》乃先帝时所定。”
“此一时彼一时也。”武媚娘目光扫过殿中神色各异的臣子,声音清越,“当初修《氏族志》,是为压制山东旧族,擡高关陇门阀。然时至今日,多少寒门才俊丶开国功臣之後,因其门第不高而仕途蹉跎?陛下初登基时,那些助力陛下的臣子,其功勋难道不比空有虚名的门第更重要吗?”
她轻轻抚摸着李贤的头,话语却重若千钧:“妾身以为,新修《姓氏录》,当以助陛下稳固江山之功勋为重,列为第一等!让天下人知道,在陛下麾下,功劳,远比那几百年前的陈旧门第更重要!这才是激励士人丶选拔真才之道!”
(内心OS:趁热打铁!借着贤儿这“神来之笔”,推动门阀制度改革!打破世家垄断,给寒门开路,就是给皇权加码!)
李治看着她眼中闪烁的锐利光芒,心中豁然开朗。
他深知武媚娘此举的深意,这不仅是教育理念的体现,更是巩固皇权丶打击守旧势力的重要一步。
他缓缓点头,沉声道:“皇後所言,深得朕心。此事,便交由许敬宗丶李义府他们去办吧。”
旨意一出,朝野震动。这意味着权力格局的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