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有见识。”魏楹口气肯定的说。
“呃—”沈寄顿了一下,然后道:“我家里有个老爷爷,这些都是他告诉我的。”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
这个解释似乎也说得过去。
魏楹没有再问,就在那里坐着看沈寄喂了鸡又开始扫院子。
“少爷,家里有鸡蛋和面粉,我中午给你烙蛋饼吃,好么?等大娘回来,我再去溪里捉鱼。”
“你随便弄吧。”昨天沈寄做的菜,他很喜欢吃。
做完了家里的活计,时间还早。
沈寄也抬根凳子出来坐着晒晒太阳。
院子里有一个简单的日晷,是魏楹以前做的。
沈寄这些日子就是根据日影投在晷面那个圆盘上的位置来分辨时间的。
古人的智慧,她是一点不敢小看的。
“寄姐,你怎么不会做绣活啊?连最粗浅的补衣服都不会?”魏楹气喘匀净了,又开始盘问起来。
这个,是有点说不过去啊。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嘛。我
喜欢做厨上的活,做绣活不在行。”
你娘还不是只擅长绣活。
魏楹想了下自家的娘,觉得沈寄说的也有些道理。
也许,她从前也是只做厨上的活的吧。
中午,沈寄烙了蛋饼,面粉里头打了个蛋,然后撒上葱花。下锅烙了,外酥里嫩,很香。
魏楹配着茶水吃了不少。
到日头偏西的时候,魏大娘回来了。
脸上很是疲倦,先把背篓放下,交代沈寄去熬药,然后进屋去看魏楹。
见他今日气色略好,便欢喜起来。
魏楹便说是因为他让寄姐扶自己出去走了走,又晒了太阳的缘故。
还有一个原因是吃的也比往日多,不过这个不好对魏大娘说。
她往常都是以为魏楹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的。
沈寄便去熬药,熬好了三次,同魏大娘说她出去捉鱼。
得到允许便带上撮箕大瓮去了。
第5章
等沈寄走了,魏大娘对魏楹说:“楹儿,你觉得寄姐怎么样?”
“不像普通的农家小女孩儿,有见识,也有胆量。有点小狡猾,本性却很善良。我觉得不错。”
而且,她知道了母亲买她是为了挡灾,好像也不太在意。
其实这个他也不信,子不语怪力乱神嘛。
不过,她小小年纪,也不当回事就很难得了。
她担心的反倒是自己没这效用被转卖掉。
“嗯,你说她不错那就不错。这两天看起来也老实多了。”
沈寄今天的收获比昨天还好,得了两只六七寸的鲶鱼。
鲶鱼肉质鲜嫩,她做了鱼丸给魏楹吃。
因为比较多,自己和魏大娘也分吃了一些。
鱼丸汤也很鲜美,喝得她很满足。
因为家里没有什么调味料。所以,沈寄还是选择做的汤。
反正鱼汤够鲜,也不用怎么调味。
当晚,三个人都吃得很高兴。
做饭这个活计,从此便归了沈寄。
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缸里没什么米了,田里的菜样数也有限。
她有点发愁,要怎么继续改善伙食。
沈寄吃完到魏楹屋里去收拾碗筷,见到他在把玩一截旧的红丝绳。
今天魏大娘赶集买了一根新的来串他戴在脖子里的护身符,这是换下来的旧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