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起大学申请季的那个冬天。
为了准备LSE的面试,她每天只睡四个小时。某个深夜,她趴在书桌上睡着了,醒来时发现自己身上披着一条毛毯,桌角放着一杯温热的牛奶。
书房的门虚掩着,她看见周曦忱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面前摊开着她的申请材料。
“妈你怎麽来了”她轻声说。
母亲的侧脸在台灯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柔和,手指轻轻划过那些文字,眼神里是她从未见过的担忧。
那一刻,裴嘉念突然意识到:母亲不是不关心,只是不懂得如何表达。
早餐准备好时,天已经亮了。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在餐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裴嘉念独自坐在那里,想起小时候的一个周末早晨。
那天她起得特别早,偷偷溜进厨房,想给父母一个惊喜。
做一顿早餐。
九岁的她踮着脚够竈台,打碎了两个鸡蛋,烤焦了四片面包,还把牛奶洒了一地。
周曦忱被声响惊醒,来到厨房时,看见的是满目狼藉和手足无措的女儿。
出乎意料的是,母亲没有生气,而是挽起袖子,手把手地教她如何打蛋丶如何控制火候。
那个早晨的阳光,也像今天这样温暖。
母亲的手覆盖在她的小手上,指导她翻动煎锅里的鸡蛋。
那是她们少有的亲密时刻,短暂得如同幻觉,却深深地刻在了裴嘉念的记忆里。
"要学会照顾自己。"周曦忱当时说,"因为没有人能照顾你一辈子。"
如今,二十二岁的裴嘉念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重量。在商场上,没有人会因为你是女性而手下留情;在生活里,没有人会因为你的脆弱而降低标准
。母亲是在用最残酷的方式,教会她生存的法则。
吃完早餐,她开始化妆。
粉底遮盖了熬夜的痕迹,口红提亮了气色,眼线让眼神更加锐利。这是她的战袍,是她在商场上的铠甲。
看着镜中那个干练丶冷静的职业女性,她忽然想起十八岁生日那天。周曦忱送她的礼物是一套高级化妆品,并亲自教她如何化妆。
"外表是你的第一张名片。"母亲当时说。
"没有人有义务透过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
那时她觉得母亲肤浅,现在才明白,这是一种现实的智慧。
准备出门时,裴嘉念在玄关的镜子前停下脚步。她看着镜中的自己,忽然做了一个决定。
她拿出手机,给周曦忱发了一条信息:
"妈,今天下午有空吗?我想去看看外婆。"
几分钟後,回复来了:
"三点,我去接你。"
简单的六个字,却让裴嘉念的心轻轻一动。这是母亲第一次没有问"为什麽",没有质疑她的动机,只是单纯地答应了。
她关上门,走进电梯。金属门合上的瞬间,她仿佛看见十三岁的自己站在电梯里,穿着校服,背着沉重的书包,眼神里满是迷茫和不安。
"加油。"她轻声对那个幻影说。
电梯下行,带着她驶向新的一天。
成长的路还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