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我靠菜谱 > 第87章 砖上有龙纹我说了算(第1页)

第87章 砖上有龙纹我说了算(第1页)

晨光初透,炊火阁外的青石板上已铺满金砖般的粮砖,整整齐齐,层层叠叠,仿佛一座沉默的城池。

阿豆蹲在墙角,指尖轻轻拂过蜡封表面,那枚铜印压下的龙纹清晰如刻,鳞爪飞扬,透着一股不容轻侮的威严。

“苏使昨夜没睡。”老碾头蹲在碾坊门口,手里攥着一柄铁锤,指节白。

他昨夜亲眼看着苏晏清提笔写令,一气呵成,墨迹未干便命人快马送往各乡。

三道《炊火令》贴出那一刻,整个江南道的炊烟仿佛都为之一振。

可这份平静,终究没能撑过半日。

日上三竿时,急促的锣声自城东传来。

一队衙役簇拥着转运使府的仪仗,直入炊坊。

周怀瑾身着朱红官袍,立于高台之上,身后站着数名工部匠官,手中捧着新制图样。

“奉转运使令!”一名差役高声宣读,“炊坊即日起归转运司直管,粮砖更名‘江南军饼’,形制改方,官印压顶,去杂纹、正体制,以合国典!”

话音未落,老碾头猛地站起,铁锤狠狠砸在地上,火星四溅。

“龙纹是苏家祖传灶印!”他声音嘶哑,眼中布满血丝,“从我师父的师父那辈起,压的就是这纹——不是为了显贵,是为了守信!苏家三代御膳总管,灶火不欺人,砖上有龙,是告诉天下人:这口粮,经得起天理良心的火炼!你周大人一句‘去杂纹’,就想抹了百工的脊梁?”

他一把夺过那张新图样,当众撕得粉碎,纸屑如雪纷飞。

“我不做!谁爱做谁做!”

说罢,他摔锤而去。

其余工匠面面相觑,有人默默放下工具,有人低头收拾行囊。

不过半刻,偌大作坊竟空了一半。

消息传到炊火阁时,苏晏清正坐在案前,指尖轻点一份军粮调配图。

她听完阿豆的禀报,只微微颔,眉心未皱,唇角反而浮起一丝极淡的笑意。

“他想抢名,那就给他名。”她起身,取来一方铜印,龙昂然,爪牙分明,正是苏家祖传灶印的翻模,“但我们,要实。”

她转身对阿豆道:“把所有已产粮砖,重新封蜡。每一块,都加盖这枚龙纹印。凡无此印者,不许出库。”

阿豆迟疑:“可……转运司已下令改方印,若我们执意用旧印,岂非公然抗命?”

“抗命?”苏晏清执印在手,目光如刃,“谁定的军需标准?兵部尚未下诏,监粮使也未核准。眼下唯一经得起检验的,是能煮出热粥的砖,不是某位大人的一纸文书。”

她提笔蘸墨,笔走龙蛇,写下三道《炊火令》:

一令:“凡无龙纹者,非军供——前线将士性命所系,不得以无信之物充数。”

二令:“凡改方印者,视为伪劣——形可仿,火候不可欺,味可掩,人心不可骗。”

三令:“凡拒用标准者,炊火阁断供原料——火候不到,不配称炊;心术不正,不配掌粮。”

字字如钉,落字有声。

令书抄录数十份,张贴于各坊巷口、乡间灶台。

更派快骑分送至沿途炊火点、军驿屯所。

每到一处,皆由当地匠当众宣读,百姓围聚,议论纷纷。

“原来那砖上的龙,是苏家灶印?”

“难怪煮出来格外香软,听说冯监粮喝了一口,当场落泪。”

“如今可好了,谁也别想拿霉米烂糠糊弄人。”

而此时,陈校尉正押着三车“晏清砖”行至溧阳官道。

风雪骤起,一行人困于驿站。

地方县令闻讯赶来,指着粮箱上的龙纹铜印,冷声道:“此物无官印,不合转运司新规,按律当扣押查验。”

陈校尉披甲立雪中,眉梢凝霜,却笑得讥诮。

“查验?”他抽出腰刀,一刀劈开一块粮砖,抓起一把碎屑投入锅中,雪水为汤,就地架火,“你们口中的‘官印’,能煮出热食吗?”

火光跳跃,粥香渐起。

百余名随行士兵闻味而聚,眼巴巴望着那口铁锅。

片刻后,粥成。

陈校尉亲自盛出十碗,分予围观士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