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我想带着你是什么歌 > 第2章 八载同檐命线相缠(第2页)

第2章 八载同檐命线相缠(第2页)

苏明月会把捡到的彩色石子、灵鸟脱落的羽毛、带着晨露的花瓣,宝贝似的藏进凹陷里;

林清风则会放些他悄悄收集的、带有微弱灵气的东西——比如能净化煞气的“凝露草”叶片,比如在月光下会泛微光的“云纹石”碎块。

有次苏瀚从青云宗带回一块桂花糖,

苏明月舍不得一次吃完,舔了半块便用干净的梧桐叶包好,

郑重地放进“洞天”,仰着小脸对林清风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清风哥哥,给你留的,明天我们一起吃。”

林清风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那里面满是纯粹的分享喜悦,

心中因前世记忆而残留的孤寂,竟如被暖阳融化的冰雪般渐渐消散。

第二天,“洞天”里多了一枚打磨光滑的鹅卵石——石面上天然形成的云纹,

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那是林清风用了三个清晨,借着院中的磨石一点点磨出来的,

指尖被磨得红,却在看到苏明月惊喜的笑容时,觉得一切都值。

在他们之间,言语似乎成了多余。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能明了彼此心意。

苏明月的活泼像一缕暖阳,渐渐融化了林清风因两世记忆而筑起的冰冷外壳;

而林清风的沉稳,如同一座稳固的山,让苏明月可以毫无顾忌地绽放天真,无需担忧跌倒或迷失。

三岁那年,两府的启蒙教育正式开启。

按照青岚山下修士家族的惯例,这个年纪的孩子需学习三项基础:

一是《青云基础吐纳诀》,用于感知天地灵气;

二是《修仙界基础识读》,认识常用的符文与典籍文字;

三是《灵草矿物初辨》,了解身边常见的灵植与矿石特性。

正是在启蒙中,两人的天赋差异开始显现。

苏明月的太阴灵体几乎是天生的修仙奇才——初次尝试吐纳,她便清晰地“看”到空气中流淌的、如银色丝缎般的太阴灵气,只需按照口诀引导,便能将灵气顺畅引入体内,虽微弱却稳定。

教导启蒙的张夫子是曾在青云宗外门修行过的筑基初期修士,见此情景不禁抚掌赞叹:

“此女天生亲近太阴,灵体纯净,未来成就必在我等之上!”

相比之下,林清风的表现则显得“平平无奇”。

他闭目感应良久,才对张夫子说:

“能看到五颜六色的光点,有的凉,有的暖,有的沉。”

引气入体时,更是显得缓慢而艰难——灵气在他体内流转时,总会被他无意识地“筛选”,凡带着杂质的灵气,都会被他的灵魂之力排斥在外,导致引气度远不及苏明月,甚至不如其他普通灵根的孩子。

张夫子眼中掠过一丝惋惜——他曾听闻林清风降生时的淡紫异象,本以为是个难得的天才,如今看来,竟只是个资质中等的“杂灵根”。

但他还是按捺住惋惜,温和地鼓励:

“清风少爷心性沉稳,引气虽慢,却能夯实根基,修仙之路长,循序渐进未必是坏事。”

只有林清风自己知道,他并非天赋不济。

两世灵魂带来的强大感知力,让他能清晰分辨每一缕灵气的属性与纯度——他所谓的“缓慢”,

是在以一种近乎苛刻的方式锤炼灵气,将杂质尽数剔除,

让进入体内的每一缕灵气都纯净无比。这是他为自己铺就的修行路:不求成,只求根基如青岚山般稳固,未来才能承载更强大的力量。

苏明月虽小,却敏锐地察觉到了张夫子态度的微妙变化。

课后,她没有像往常般拉着林清风去捡石子,

而是挨着他坐在梧桐树下,小手托着腮,看着他平静的侧脸,小声说:

“清风哥哥,你别着急,我觉得你比我厉害——你能看出月华草的纹路,我就看不出来。”

林清风睁开眼,对上她认真的目光,心中泛起暖意。他伸出手,轻轻摸了摸她的头,

那是他极少做出的亲昵动作:

“我不急,我们慢慢来。”

自那以后,苏明月成了林清风的“小老师”。

她会把自己引气时的感受,用稚嫩的语言描述给他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