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发家致富科举路穿越种田纪事 > 第88章(第2页)

第88章(第2页)

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他只能服从安排。

谢凡换上绣白鹇补子的簇新青色官服,带上银钑花束带,到詹事府应卯。

现在谢凡已经年近三十岁,按照时下风俗,早已蓄须。换上新官服更显得成熟稳重,不似刚做官时候,还是一副青涩书生模样。

先便是撰写讲学讲义,由皇帝亲自审阅。

皇子年幼,几位老师所讲内容不过是些三百千(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

单论教学内容,对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正经考中进士的几位老师来说,完全没什么难度,甚至是大材小用。

自然顺利通过。

准备完毕,皇帝选定良辰吉日,一众皇子正式开学。

虽然皇子身份尊贵,地位高于老师,但是国朝向来尊师重道。所以皇子和老师互相行礼之时,双方均用长揖代替跪拜。

而正式开课之前,还有一番插曲。

先便是皇长子母亲李妃为几位老师送了礼物。更借口她与李詹事同姓“李”,乃是本家,更额外送了厚礼。

此后,其余几位皇子生母,也陆续送了礼物。

几位老师都有些惶恐。尤其是李詹事,李妃所赠厚礼,就像是烫手山芋。

李姓本就是大姓,天下姓李之人,可谓千千万万。

而李詹事出身江西,李妃却出身北直隶,两人根本扯不上任何亲戚关系。李妃送礼这一举动,意图十分明显。

谢凡向来随大流,也不敢贸然收礼。

因着送礼一事,根本隐瞒不住,他故意找到李詹事闲谈,说起唐代名将段志玄故事。

《旧唐书·段志玄传》记载:隐太子建成、巢剌王元吉竞以金帛诱之,志玄拒而不纳,密以白太宗,竟与尉迟敬德等同诛建成、元吉。

李詹事当场未作反应,之后果然直接将后妃送礼一事上报天子。

皇帝哈哈大笑,叫东宫官员收下。于是众人方才安心。

皇子读书规矩极严,均要正襟危坐,夏天不许摇扇。

午饭时候,内侍送上饭来,老师先吃。

皇子们则在另一旁进餐,吃完之后,只能休息一个时辰,就要继续功课。

现下五位皇子都还尚且年幼,皇长子最大也才八岁。

困难在于,学生都只是几岁稚童。每日卯时早起,又要一板一眼读书到下午,实在是有违儿童天性。

所以课堂上皇子们虽然尽力守规矩,但是往往容易走神或者打瞌睡。

谢凡想起自己前世读小学的时候,他也每日睡不醒,上学总是迟到,少不得被老师家长批评。

上课也容易走神,喜欢偷偷看漫画和同桌说闲话,每天盼着下课,盼着放学,还不爱做家庭作业。

见几个学生这样,又想起自己家中两个皮孩子,谢凡倒也十分理解。轮到他授课,便往往会安排课间休息,让孩子们歇口气,活动活动身子。

多上了几次课,也摸清了五位皇子的脾气秉性。谢凡参考前世学校教学方式,为几位小学生因材施教,学习为辅,鼓励为主。

注释:

*中旨不由内阁票拟、诏令不由内阁草拟,径由内廷批,且不经六科驳正,直接交付相关部门施行。

**部推是明代铨选方式之一,指吏部负责推举官员补缺,对象主要是三品以下、六品以上中层官员。

第1oo章摩擦生电

原来东宫官员只为太子一人,起初同时教导五位皇子,心中还有些忐忑。但是随着时间流逝,文华殿教学总算是渐渐走上正轨。

谢凡每日照本宣科,也觉得心应手。自认哄小孩子其实比翰林院公务更为简单。

时至夏日,一日谢凡正在文华殿中为皇子们讲到《诗经》中秦风《风雨》一诗: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风雨》正说得是风雨交加,鸡鸣声急,但是见到心中思念之人,怎不心中欢喜无限。

谢凡先讲了《诗经》中赋比兴手法,又讲解诗歌内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