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发家致富科举路穿越种田纪事 > 第96章(第1页)

第96章(第1页)

虽然宴席上佳肴美酒丰盛,但也潦草应付了几口。

万幸季五福颇善社交应对,一直推杯换盏,和大小官员言笑晏晏。

晚间谢凡一行就宿在布政司衙署官舍。谢凡招呼随行工部下属今晚好生休息,明日一起去黄河决堤口之处勘察,敲定治河方法。

工部众人在宴席上吃饱喝足,此刻顶头上司吩咐,自然一致答应。

谢凡回到房中,福顺正在收拾行李。见谢凡进来,福顺便洋洋得意说道:

“真是没想到在河南也遇见了熟人。现下河南布政使居然是当年汪县令。汪大人升官还是挺快啊,现在是从二品了。

而开封府知府,居然是老爷当年同科的王大人。不过知府才正四品,我们老爷已经是正三品,只比汪大人低半级,老爷真是厉害!”

刚刚顾三郎在外间打水,此刻端了热水进屋,预备给谢凡洗漱。听了福顺这一番吹捧,也顺嘴笑着说:

“咱老爷是京官,历来京官前途可比外官大多了。一路上辛苦,明日还要早起,早些休息吧。”

这最后一句却是对着谢凡说的,谢凡此刻正在烛光下,观瞧黄河决口处地图。

次日寅时(凌晨三点到五点),谢凡早早起床,召集工部属官出。

万万没想到,季公公领着锦衣卫,早在衙署门口等候。

片刻后汪大人领着河南官员也都到了衙署门口。一行人浩浩荡荡前往大坝决口处。

决堤处距离开封府城颇有一段距离。官员众多也无法快行,直到天光大亮方才到达。

黄河波涛滚滚,自黄土高原奔流而下,携泥带沙。

当黄河流至华北平原之时,由于地势平缓,失去了地势落差,曾经湍急的黄河,水流也逐渐平缓。

地理位置影响水流湍急,平缓水流无法再携带大量泥沙前进,导致泥沙堆积在平原地区,河床不断升高。

河床升高意味着河面高度抬升,甚至成为地上河。

历朝历代治理黄河,黄河大坝越筑越高,一旦遭遇大雨暴雨,河岸决堤便是常有之事。

工部众人研究方案之中,成本最低方法便是:

先当黄河决堤处挖掘人工湖,再于人工湖和黄河间建立堤坝拦截河水。

之后再将黄河河道缩窄,将人工湖和附近河流引入黄河之中。增加黄河河水流,借机带走河床泥沙,降低河床。

长此以往,还能减少黄河决堤风险,造福两岸百姓。

第111章以工代赈

在黄河决口处,谢凡和工部能工巧匠一起勘察丈量。虽然用不着谢凡亲力亲为,但是他所身着绯红官袍,此刻也少不得沾染上泥水。

福顺在旁忍不住提醒:“老爷小心衣裳”。

谢凡低头一看,果然下摆上许多泥点子,便将外袍下摆往金钑花腰带里一塞,接着勘察。

汪大人本来身形胖大,现在年纪也大了,本不欲上下攀爬勘察。但是见着谢凡身为钦差,都是如此。汪大人也只好将官袍下摆卷起,往泥地里去。

河南其余官员,见布政使如此,也都有样学样,卷起衣袍走向河边。只有季五福一行,稳稳站在远处,看着各色官员在河堤上前后奔走。

经过仔细丈量,工部预先计划方式可行。回到衙署,工部等人便开始详细计划。

又大略估算需要多少民夫物料,先请谢凡过目,再报给河南布政司,请求支持。

只是都水司主事向谢凡呈上计划时,忍不住低声告诉上司:

黄河决堤之处似乎并非由河水自然冲开,而是人力所为。

谢凡闻言大吃一惊,心想:

“难道河水决堤并非天灾,而是人祸?”

他屏退旁人,只留下主事询问详情。

得知决堤之处较为齐整,应是人力有意开凿,让黄河水由此流入。

不过依照目下黄河水势,纵然此处不曾决堤,河水也将冲破别处堤坝。

谢凡方才放下心来。将计划细细审阅一遍,又将数目都亲自验算了一遍,方才和主事一道,送往汪大人处。

汪大人对于治河计划并不甚在意,只对着所需人力物力再三翻看。一面叹气一面对谢凡真诚说道:

“谢侍郎,现下情形,河南府库中存粮恐怕难以支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