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再多做辩解,也没有讨价还价。
因为他很清楚,在杨过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挣扎都是徒劳,只会自取其辱。
蒙古能够崛起,横扫四方,靠的不是道理,而是比敌人更硬的拳头,更锋利的刀箭。
如今,拳头不如人,刀箭伤不了对方,那么低头服软,付出代价,就是唯一的选择。
这是草原上千百年来颠扑不破的生存法则。
简单直接且残酷。
“金银之物,本王会尽快筹措,必让杨大侠满意。”
忽必烈继续说道,语气已然恢复了作为王爷的沉稳,只是少了几分往日的霸气:“至于城池……便以襄阳北面二百里外的樊城相赠,如何?此城规模适中,位置紧要,足以彰显本王诚意。”
他直接点出了具体城池,显然也是经过快权衡的。
樊城并非无关紧要的小城,但将其割让,既能满足杨过的要求,又不至于对蒙古的整体防线造成致命打击,算是一个折中的选择。
杨过略一思索,便点了点头:“可!便以樊城为界,具体交割事宜,以及金银数额、交付方式,我会派人与你麾下详谈,希望王爷言而有信,莫要再节外生枝。”
他的话语平淡,却带着最后的警告。
忽必烈心中一凛,郑重道:“杨大侠放心,本王既已答应,绝不反悔。”
至此,这场在刀锋上跳舞的谈判,终于落下了帷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过凭借一己之力,深入虎穴,不仅成功救全真教于危难,更以绝对的武力威慑,迫使忽必烈割地赔款,颜面扫地,牢牢记住了这个血的教训。
而他所展现出的那种视千军万马如无物、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无上风采,也必将成为又一个传奇,震慑北地,鼓舞南朝。
杨过心中微微颔,对此行结果颇为满意。
他此番千里独行,深入邢州大营,要目的并非为了挑起新的战端,或是榨取多少实际利益。
他深知,如今大宋最需要的是时间。
是消化他带来的新技术、展军工生产、训练新式军队、稳固内部的时间。
若此刻与蒙古全面开战,即便他能凭借个人勇武取得一时优势,于国于民的长远展却并无益处,反而可能打乱他的全盘布局。
他的核心目标,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个:威慑。
以雷霆万钧之势,敲山震虎,让忽必烈乃至整个蒙古高层清晰地认识到,触碰他杨过底线的代价是何等惨重,从而彻底绝了这方面的心思。
如今看来,这个目的已然额完成。
忽必烈不仅认栽服软,更在数万大军面前被自己气势所慑,颜面扫地,这个教训,足够他铭记终生。
至于索要樊城和金银,更多是象征意义的惩罚和实实在在的战利品,既能充实襄阳防务与临安的国库,也能进一步打击蒙古的士气。
祸水西引……
杨过脑海中掠过这个念头。
据他所知,蒙古大汗窝阔台等人正率领主力西征,打得欧洲诸国哭爹喊娘。
这正是他乐见其成的。
毕竟之前给蒙古大汗世界地图,就是为了祸水西引,让他们往西边打,到时候注意力不在东方,也就和他们没多大关系了。
这也是他们缓冲展的重要时间!
让蒙古人的兵锋和精力尽情消耗在遥远的西方吧,最好陷入战争的泥潭。
待他日大宋羽翼丰满,科技树攀至新的高度,军队完成革新,届时再与蒙古决战,不仅可以收复故土,甚至顺势接手蒙古在西域乃至更遥远西方打下的庞大疆域,也并非不可能。
想到此处,杨过嘴角不由勾起一丝深邃的笑意。
领土的扩张,根基在于强大的生产力与高效的控制力。
他现在倾力推动的科技树计划,无论是燧枪、火炮,还是其他越时代的理念与技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打造出碾压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和军事力量。
喜欢神雕杨过:我获得了签到系统!请大家收藏:dududu神雕杨过:我获得了签到系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