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神雕之杨过重生 > 第430章 收复燕云十六州(第3页)

第430章 收复燕云十六州(第3页)

自此,燕云十六州境内,再无人敢撄神武新军之锋。

杨过大军所至,城门洞开,官民跪迎。

原本预计可能需要数月攻坚的燕云故地,在火炮的雷霆威慑和忽必烈部提前撤走造成的权力真空下,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传檄而定!

当杨过骑着马,踏上昔日辽、金、蒙元经营多年的战略重地,燕云核心区域时,心中亦不免泛起一丝波澜。

这片让中原王朝寝食难安数百年的土地,终于在他手中,重归汉家。

此举之功,犹胜后世横扫漠北的徐达常遇春,直追上古开拓之先贤。

在燕云之地稍作停留,委任官吏,稳定秩序后,杨过并未停下脚步。

他的目光,已投向了更北方那更为广袤,却也更为地广人稀的东北地区。

此时的东北,经过蒙古帝国对先辽后金残余势力的反复清算与打击,人口锐减,繁华不再。

广袤的白山黑水之间,散布着少数蒙古驻军、归附蒙古的部落以及大量汉人、女真、契丹等族的遗民,统治结构松散,防御力量薄弱。

杨过挥师东进北上,一路几无像样的抵抗。

大军行动迅捷,如风卷残云。

遇到小股蒙古巡逻队或试图据守险要的小部落,往往一轮火炮恐吓,或者前锋燧枪兵几次齐射,对方便溃不成军,或降或逃。

对于主动归附的部落和城镇,杨过一律采取怀柔政策,宣布免除苛捐杂税,鼓励生产,一视同仁,很快便赢得了底层民众的支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进军度之快,乎想象。

大军如同在进行一场武装游行,所向披靡,将汉唐故土,乃至更早的华夏羁縻之地,尽数纳入实际控制范围。

最终,大军前锋抵达了漠南与蒙古高原接壤的边界地带。

杨过下令停止前进,于此地勒石立碑,宣示主权,建立边防哨所。

之所以不再继续向北深入蒙古草原,原因很简单。

草原深处,现在是自己人忽必烈的地盘。按照既定战略,忽必烈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去完成。

所以收复蒙古的事情,还不着急。

就在杨过彻底平定东北,于新划定的边界线上巡视防务之际,一骑快马自西而来,带来了来自草原深处,忽必烈密使传递的绝密消息。

大帐内,烛火摇曳。

杨过拆开火漆封印的密信,目光扫过,脸上露出一丝早已预料到的淡然笑容。信上只有简短的几句话:窝阔台大汗于金莲川病逝,蒙哥、阿里不哥等诸王异动,臣忽必烈谨遵主公之命,即刻整军,西征争位!

……

与此同时,远在蒙古草原深处的忽必烈王帐中。

炭火噼啪作响,映照着忽必烈那张粗犷而此刻却布满震惊与复杂神色的脸庞。

他手中紧紧攥着另一封来自西域方向的密报,上面详细记述了窝阔台大汗病逝的具体情况和各方势力的反应。

“真的……居然是真的……”

忽必烈喃喃自语,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他竟然连大汗何时晏驾都能预知?!这……这岂是凡人所能为?”

帐内并无他人,只有他的心腹侍卫在帐外守护,却也听不见他喃喃自语的声音。

忽必烈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在邢州时,杨过那深邃如星空、仿佛能洞悉过去未来的眼神,以及那平淡却不容置疑的话语。

“窝阔台命不久矣!”

当时他虽因为之前的事情表示臣服,但内心深处未必没有一丝怀疑。

毕竟,他忽必烈也是雄才大略之辈,纵横天下多年,何曾受过如此挫败与屈辱?

即便被杨过屡次击败,又被惊天剑意震慑,那份属于黄金家族的高傲,也曾让他在夜深人静时感到无比的憋闷与自我怀疑。

难道我忽必烈,就真的如此不堪?连一个江湖出身的南人都斗不过?

然而,此刻,窝阔台死讯的证实,如同一声惊雷,彻底劈散了他心中最后的那点不甘与怀疑。

喜欢神雕杨过:我获得了签到系统!请大家收藏:dududu神雕杨过:我获得了签到系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