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半阙清歌 > 第40章 衬纸(第1页)

第40章 衬纸(第1页)

命令来了!

晏执礼没有忘记,更没有改变计划。他一直在暗中观察,等待时机。如今,随着朱勔案在朝堂上掀起滔天巨浪,相关的线索和人物必然也会更加紧张,更容易露出破绽。此刻,正是荣安这枚暗棋启动的最佳时机!

那么,任务是什么?

老张头的话虽然隐晦,但指向明确——《漕运考》,永济渠。晏执礼是要她,利用校勘《玉海·漕运考》的便利,在秘阁收藏的相关典籍和档案中,寻找与“永济渠”支流故道、或者说与朱勔利用此渠道转移资产相关的、更具体、更隐秘的记录!

这可能是某张被遗忘的古地图,可能是一份关于前朝漕帮隐秘路线的记载,也可能是某位官员私下记录的相关见闻……任何能够佐证、或补充朱勔资产转移路线的信息,都可能成为扳倒其背后更大保护网的关键证据?

荣安轻轻放下药盏,目光再次落回眼前的书卷上。《玉海·漕运考》,这部她原本只当作普通校勘任务的大类书分卷,此刻在她眼中,已然变成了一座可能蕴藏着重要秘密的宝库。

她不再仅仅是一个校勘文字的官吏,而是一个手持特殊钥匙,试图开启密藏的探秘者。

晏执礼的指令已然下达,无声,却重若千钧。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眼神重新变得沉静而专注。她拿起朱笔,如同最严谨的学者,开始逐字逐句地校勘,但她的感知,她的思维,已经如同最灵敏的雷达,开始扫过每一行关于水道、漕运、乃至前朝隐秘的记录。

自重返这危机四伏的汴京,她便有一种愈清晰的直觉,仿佛有一双,甚至好几双无形的手,在暗中编织着一张巨大的网。每当她觉得自己即将触碰到某个核心秘密的边缘时,总会有莫名的阻力或干扰出现,如同平静湖面下突然涌动的暗流,将她推开,或者将水搅浑。

蔡府家宴的刻意打压、朱汝楫恰到好处的死亡、杨丰临死前真假难辨的供词、乃至天枢那莫名的敌意与晏执礼讳莫如深的安排……这一切,都让她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提线木偶,在被某种力量推着,走向一个未知的深渊。

而最大的障碍,源于她自身——她并非真正的“荣安”,没有原身完整的记忆和情感纽带。她只能凭借越时代的洞察力、特工的谨慎本能以及零碎的信息拼图,在这雷区中如履薄冰地前行。

每一次应对,每一次抉择,都像是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此刻,在崇文院秘阁这看似与世无争的方寸之地,这种被无形之力操控和阻碍的感觉再次浮现。晏执礼通过老张头传递的指令明确而急切,但当她真正开始着手调查《玉海·漕运考》及相关典籍时,却现进展异常缓慢,甚至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先是人力的“巧合”调整。就在老张头传递消息的第二天,校书郎王璞便被沈阳江临时抽调去协助整理一批新入库的“御制礼器图录”,甲字库区只剩下她和另外两位更加沉默寡言、几乎从不交流的老正字。这使得她很难再像之前那样,从王璞那里旁敲侧击地获取关于典籍来源、前人校勘笔记等有用信息。

其次是典籍调阅的“意外”频。当她试图调阅与《漕运考》可能相关的、记录前朝水利工程或隐秘水道的辅助文献时,不是被告知该卷册正在被其他库区调用,就是现所需卷册因“年久失修,亟待修补”而被送到专门的匠作处,归期未定。一次两次或许是巧合,但接连数次,便透着一种刻意的阻滞。

最后是环境的“微妙”变化。她隐约感觉到,在自己专注于查阅漕运相关卷宗时,那两位老正字看似无意扫过的目光,似乎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审视。甚至连库区内巡逻的守卫,在她所在区域停留的时间,也似乎比往常要稍长一些。

这一切细微的异常,都让荣安确信,秘阁并非铁板一块,也绝非她可以安心调查的避风港。晏执礼能安插老张头,其他人自然也能安插他们的眼线。自己的调查方向,很可能已经引起了某些人的警觉和暗中阻挠。

“不能再按部就班了……”

荣安在心中暗道。常规的校勘和调阅方式效率太低,且容易被打断。她必须另辟蹊径,利用规则的空隙,甚至……创造机会。

她将目光投向了那些看似最不起眼的“废稿”和“校勘残本”。

在秘阁的日常工作中,除了正在校勘的主体典籍外,还会产生大量废弃的草稿、抄录错误的副本、以及前人校勘时留下的、被认为价值不高或杂乱的笔记手稿。这些“废料”通常会被集中存放在库区角落的一些大木箱中,定期清理或销毁。管理相对松散,很少会引起注意。

她开始利用每日下值前整理案牍的短暂时间,假装归置杂物,实则快翻阅那些待处理的“废稿”箱。

她的目标明确,寻找任何与前朝漕运、永济渠支流、隐秘水道、乃至民间漕帮活动相关的只言片纸。这无异于大海捞针,但却是目前最不引人注目,也可能蕴含意外现的方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连数日,一无所获。箱子里多是些抄错的经文、无关紧要的诗词草稿、或是些毫无价值的零碎记录。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这条线索,考虑是否要冒险夜间潜入更深层的库区时,转机在一个看似平常的黄昏出现了。

那日,她照例在整理废稿箱,手指拂过一堆杂乱无章的草纸时,指尖忽然触到了一种不同于普通宣纸的、略带韧性和厚实的质感。她心中一动,小心地将那叠被揉得皱巴巴、几乎被墨迹污损覆盖的纸张抽了出来。

这似乎是一份被废弃的档案裱糊衬纸。

在古籍修复中,有时会用一些废弃的旧公文或档案背面作为裱糊的衬底,以节约材料。眼前这几张纸,显然就是被从某本旧书上撕下来、准备丢弃的衬纸。

纸张本身年代久远,脆化严重,正面被后来裱糊的书页遮盖,墨迹晕染,几乎无法辨认。但荣安没有放弃,她借着窗外最后的天光,调整着角度,仔细审视着纸张的纤维纹理和那些透过背面隐约可见的、残留的印痕和墨点。

突然,她的目光凝固了!

在其中一张衬纸的一个角落,透过污损的墨迹,她隐约看到了几个极其模糊、但结构特殊的字符!那不是普通的汉字,而更像是……某种用于快记录的暗码或记符号!这种符号体系,她在皇城司的一些绝密卷宗中见过类似的雏形,常用于需要高度保密的信息传递!

心脏猛地漏跳了一拍!

她强忍着激动,将这几张脆弱的衬纸小心翼翼地抚平,然后快扫视其他几张。果然,在另外两张衬纸上,她也现了类似的、断断续续的暗码符号,以及几个勉强可以辨认的普通字迹残片:“……癸未……渠……夜……百料……北……”

癸未……可能是纪年,渠……水道,夜是夜间,百料是货船载重单位,北是方向!

这些零碎的信息,与沈文渊交代的“永济渠”、“夜间秘密运输”、“北上”等关键点隐隐对应!

更重要的是那些暗码!

荣安的大脑飞运转,尝试着用她在皇城司见过的那套密码规则进行初步破译。由于信息残缺,破译极其困难,但她结合那些残字,反复推演,最终得到了几个断续的、却足以让她浑身冰凉的词组。

“……甲三库……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