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半阕什么意思 > 第58章 离开(第3页)

第58章 离开(第3页)

“咳咳……那个……阿六……你之前把他劈晕那一下……挺狠的。他这人……记仇。嗯,可能……还有点赌气?”

荣安:“……”

风雨更急了。

她看着前方阿六那在雨中挺直孤绝、头也不回的黑袍背影,再想想自己那毫无头绪的漆税任务,以及那个即将到来的、神秘莫测的“师父”……

她只觉得前途一片灰暗,比这烟雨还要迷茫。

那漆税案她查得清吗?

无论她查与不查,她用屁股都能想到最后将责任推给具体办事的酷吏或已失势的官员,再宣称是“奸佞蒙蔽圣听”、“执行乖张”。

童贯作为实际受益者,其自身责任被淡化被推卸。

方腊起义被镇压后,朝廷可能会在重灾区短暂“蠲免”部分积欠漆税或宣布“规范”征收程序,比如限制预征、禁止强买,以示“皇恩浩荡”,安抚民心,防止再生变乱。

但由于如今财政枯竭已成痼疾,统治集团腐朽不堪,这种“查清”不可能触动以蔡京、童贯为核心的敛财体系根本。漆税等苛捐杂税在短暂“规范”后,很快又会以其他名目恢复甚至变本加厉,比如为支付给金人的巨额岁币……

漆税……只是一个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的缩影,不会因为查出什么就能改变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冰冷的雨水砸在脸上,刺骨的寒意却远不及荣安心底的冰冷。她踉跄着跟在阿六身后,冲入茫茫雨幕,身后帮源洞那巨大的、如同洪荒巨兽张口的黑暗轮廓,在雨帘中迅模糊、远去。

方腊那魁梧如山、沉默如铁的身影,如同最后一块烙印,深深烙在她眼底。

她回忆起

青溪县衙账册上那触目惊心的数字!

睦州知州、两浙路走马承受公事那肥硕身躯下吞噬的民脂民膏!

朱勔爪牙在漆园里如狼似虎的咆哮!

还有……那些在帮源洞里看到的,一张张被饥饿和苦难折磨得麻木的脸,那些因交不起重税而被逼得家破人亡、最终只能投身“圣公”旗下求一条活路的百姓!

苛政猛于虎!

童贯、蔡京等权奸为满足徽宗穷奢极欲和对外战争的饕餮胃口,将漆税等盘剥推至极限。预征数年,折变敲骨,强买豪夺,使原本富庶的东南“漆户破产逃亡者十之七八”,活路断绝,怨气如沸油!

方腊起义,非为称王,只为活命!所以他登高一呼,“诛杀朱勔”、“废除苛捐杂税”的口号,才能点燃这积压已久、冲天怨火的那颗火星!

帮源洞里那黑压压的人群,那简陋的武器,那稀薄的粥水,那伤兵营里的绝望……这一切的根源,不正是在汴梁城深宫里那位东国历史上有名的醉心书画的皇帝,和围绕在他身边那些贪婪吮吸的蠹虫身上吗?

查?查睦州知州?查走马公事?他们不过是这庞大吸血机器上两颗比较显眼的螺丝!撬掉他们,立刻会有新的蠹虫补上!查清这一地的漆税,能撼动童贯、蔡京的根基吗?能改变这整个腐烂透顶的体系吗?

荣安猛地停下脚步,任由雨水冲刷。

她回头,最后望了一眼那在雨雾中彻底隐没的帮源洞方向。方腊的身影仿佛还在眼前,带着末路英雄的悲壮与不屈。她知道,在真实的东国历史长河中,这团试图焚烧不公的烈火,终究会被扑灭。他的理想,他身后那万千蝼蚁般的性命,最终都将被碾碎在历史的车轮之下,成为史书上冰冷的一笔。

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荒谬感翻涌上来。

她转身,朝着前方阿六那在雨中显得孤绝冷漠的背影,用尽力气喊道,声音穿透雨幕,带着一种的清醒。

“师父来了又如何?!”

“漆税……查与不查……”

她顿了顿,雨水顺着下巴滴落,眼神复杂到了极点,声音低沉下去,却字字清晰。

“又有什么分别?!”

她想起了睦州知州和走马公事那贪墨的巨额漆税,那只是冰山一角。这庞大的利益链条上,盘踞着多少吮吸民脂民膏的蛀虫?从地方酷吏到朝堂巨蠹,从经手的胥吏到背后撑腰的权阉,环环相扣,根深蒂固!

查清这一案,如同在奔腾的污浊洪流中舀起一瓢浑水,瞬间就会被新的污浊填满。除了可能再砍掉几个无足轻重的替罪羊,于这崩坏的世道,于那帮源洞里挣扎的万千生灵,又有何益?

雨,下得更急了。

前路一片混沌,如同这笼罩天地的雨幕。

荣安站在原地,第一次感到,原身的多重身份或许也是“被逼无奈”,这世道……有些苍白可笑……

喜欢半阙河山请大家收藏:dududu半阙河山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