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危樯独夜舟 飘飘何所似 > 第63章 查分夜半指犹颤问柳途穷字渐凉(第2页)

第63章 查分夜半指犹颤问柳途穷字渐凉(第2页)

不用了谢谢!他几乎是喊出来的,又立即捂住嘴。圆珠笔在记账本上划了好几道才记下号码,最后一笔因为手抖得太厉害,把纸都戳破了。

挂上电话后,陈武桢瘫坐在藤椅上,这才现自己的背心已经湿透了,紧紧贴在身上。堂屋的门帘突然被风吹起,吓得他一个激灵跳起来,记账本掉在地上出的声响。

他盯着地上的本子,那串号码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蓝光。院子里的老母鸡叫着踱过门槛,好奇地啄了啄本子的边缘。

(这一刻,偷来的电话号码比地里的西瓜还要滚烫,烫得少年人坐立难安。)

陈武桢摸出那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是他三天前从问来的号码——o-,柳晴雯家的电话。

嘟嘟

嘟嘟

六声忙音后,听筒里响起机械的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陈武桢突然想起柳晴雯高二时在信里的抱怨:给你宿舍打了好多次电话都没人接,还有等信的日子,真的难熬。

夜露打湿了自行车座,他推着车慢慢往回走。稻田里的蛙鸣此起彼伏,远处邻居家的灯在天际线上涂抹出模糊的光晕。陈武桢摸出钥匙串上挂着的小刀,在路边的白杨树上刻下一串数字——。树皮裂开的瞬间,他仿佛闻到柳晴雯信封上淡淡的茉莉香。

柳晴雯,他对着树干轻声说,你考的怎么样?,你说过高考以后再联系的。

风吹过玉米地,沙沙声像极了他们通信时信纸摩擦的声响。陈武桢突然笑起来,笑着笑着就蹲了下去,草帽滚进路边的水沟里。

(树影摇晃的土路上,少年人的单相思比oo年的夏天还要漫长。)

……

晚饭后,陈武桢家的老式吊扇在头顶吱呀转动,扇叶投下的阴影在水泥地上来回晃动。大人们围坐在方桌旁,茶缸里的茉莉花茶飘着热气。电视里,新闻联播刚刚结束,正在播放全国高考录取情况。

听说今年咱县出了个清华的?父亲嘬了一口茶,眯着眼睛看向电视。

可不是嘛!隔壁的王叔一拍大腿,就是咱翼城柳家沟的李志明!那孩子小时候我见过,长得不怎么出众,没想到这么出息!

陈武桢端着瓜子盘走过来,小声嘀咕:李志明?好像是我的初中同学,是柳家沟的?

对对对!王叔来了精神,他爹是李家老三,在镇上开五金店的。那孩子初中成绩也就中等,谁知道去了省实验中学,一下子开窍了!

电视屏幕突然切换到翼城电视台的点歌环节,欢快的音乐响起。

下面播放翼城中学全体教师为李志明同学点播的《飞得更高》,祝贺他考入清华大学!

陈武桢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藤椅的缝隙。李志明——这个名字像一根刺扎进他心里。他记得高一暑假在镇上遇到李志明时,对方穿着崭新的运动鞋,说要转学去省实验中学。当时他还暗自嘲笑对方异想天开,没想到

李家祖坟埋得好啊!大伯突然插话,背靠青山,面朝水库,这叫文星高照

可不光是风水,王叔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听说他爹花了大价钱,专门请了省城的家教

陈武桢盯着电视屏幕,李志明的名字在荧幕上闪闪光。他突然想起柳晴雯——她和李志明是一个村的。如果如果他也能像李志明那样

咱们村啥时候能出个大学生啊?母亲叹了口气,眼神不自觉地瞟向陈武桢。

父亲闷头抽烟,烟头的红光在昏暗的堂屋里一明一暗:老陈家祖上都是种地的,没那个命。

电视里又响起一《阳光总在风雨后》,这次是为张涛点的——就是那个去东北参加高考的同学。陈武桢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却感觉不到疼。

要我说啊,王叔吐着瓜子壳,现在这世道,没钱没关系的,想考大学?难!

窗外的知了突然集体鸣叫起来,淹没了电视里的歌声。陈武桢盯着自己手腕上那串还没洗掉的蓝色号码,突然站起身:

我出去走走。

(夜色中,少年人的野心和自卑像两把钝刀,来回切割着他那颗躁动不安的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柳晴雯站在批市场的铁皮棚下,手里攥着刚查完分的纸条。汗水浸湿了纸条边缘,模糊了那个刺眼的数字——分,比二本线低了整整o分。

头顶的风扇吱呀转动,搅动着潮湿闷热的空气。母亲在摊位前吆喝:新鲜黄瓜,一块五一斤!声音淹没在嘈杂的市场里。柳晴雯把纸条揉成一团,塞进牛仔裤口袋,指尖触到一张折叠的信纸——那是陈武桢最后一封来信,她一直带在身上。

丫头,什么呆?父亲扛着一筐西红柿走过来,脖子上搭着的毛巾已经湿透,去把那边茄子码整齐。

柳晴雯蹲在塑料筐前,手指机械地摆弄着紫得亮的茄子。市场地面上的水渍映出扭曲的人影,她突然想起高考前那个夜晚,宿舍楼下的槐花落了一地,她借着路灯写完给陈武桢的信,信封上特意标注高考后再打开。

晴雯!母亲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把这筐青椒搬到三轮车上去。

她咬着牙抬起沉重的竹筐,掌心被筐绳勒出深红的印子。远处卖冰棍的喇叭声里,夹杂着收音机的播报:我省高考录取工作即将开始

傍晚收摊时,父亲数着皱巴巴的钞票说:复读费我打听过了,县一中要四千八。母亲在一旁掰着指头算账:加上住宿费、资料费

柳晴雯默默擦着柜台,塑料桌布上的油渍怎么也擦不干净。柜台抽屉里躺着陈武桢家的电话号码——那个她倒背如流却始终没拨出去的号码。

咱们村的李志明考上清华了。父亲突然说,他爸在镇上放了半个钟头鞭炮。

柳晴雯的手顿住了。她想起初三那年,陈武桢插班来时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午后的阳光穿过窗户,在他课本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时的他们,都以为未来会像盛夏的阳光一样明亮。

夜深了,柳晴雯蜷缩在批市场阁楼的小床上。隔壁传来父母压低声音的争执:要不让她去打工吧?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她摸出枕头下的信封,手指抚过陈武桢的字迹。月光从铁皮屋顶的缝隙漏进来,照在信封背面她亲手写的那行高考后再打开上。

(在这个没有槐花香的异乡夏夜,十八岁的姑娘把未说出口的告别,藏进了复读班的报名表里。

喜欢细雨微风请大家收藏:dududu细雨微风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