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细雨微风里 > 第5章 北方的雪齐阳的夜西街的信号忽明忽暗(第1页)

第5章 北方的雪齐阳的夜西街的信号忽明忽暗(第1页)

那日分别后,苏晴的样子和言谈,就像一颗投入陈武桢心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久久不散。他几乎是立刻就想再见到她,那种冲动在第二天早晨醒来时尤为强烈。作为一个在工地上习惯雷厉风行、讲究效率的项目工程师,他本能地想尽快推进“进度”。

但他硬生生按捺住了这股冲动。他深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尤其是男女之间,不同于赶工期。操之过急,只会显得目的性太强,甚至轻浮,恐怕会吓退对方。他告诉自己,必须沉住气,找到一个自然、不突兀的切入点。

接下来的两天,他看似按部就班地忙于工作,但思绪总会不经意间飘到苏晴那里。他反复琢磨那天短暂的交流,试图从中找到更多可以延展的话题。他甚至在一次项目协调会上,听到甲方(开商)名字时,心里微微一动——苏晴就在那家公司。这个认知让原本寻常的工作联系,似乎都蒙上了一层微妙的亲切感。

直到第三天,他觉得“冷却”的时间足够了,才在晚上,以一种看似随意的姿态,点开了苏晴的微信。第一条信息删删减减,最终只出去一句简短的工作相关问候:“苏晴,你好,我是陈武桢。上次听你提到在宏景地产,我们公司正好在承建你们的新区项目,以后说不定有工作交集的地方,多多指教。”

这条信息,他自认为得体,用行业背景做掩护,避免了私人化的尴尬。

苏晴的回应与渐进的交流

苏晴的回复很快,同样礼貌而专业:“陈工,你好。是的,我知道齐阳建工,很有实力的公司。希望项目顺利推进。”

开场白顺利打开,之后几天,他们便在qq和微信上有了几次简短的交流。话题始终围绕着学习和工作展开,因为专业领域的相似,倒也不缺共同语言。从建筑规范聊到市场趋势,从施工难点谈到设计优化。在这种务实的对话中,两人都稍稍放松下来,感觉更像是在进行同行间的业务探讨,少了许多相亲场合固有的尴尬和压力。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一次偶然聊到母校时。

陈武桢提到自己是东省电力职业学院毕业的,苏晴惊讶地回应:“我也是!你是哪一级的?”

这一核对之下才现,他们竟然是校友。苏晴比陈武桢高一级,但陈武桢因为高中复读了一年,所以晚一年入学。更巧的是,苏晴在电力职业学院专科毕业后,通过专升本考试又考到了省建筑大学读了两年本科,而陈武桢是专科毕业后直接参加了工作。这样算下来,苏晴虽是他学姐,却比他晚一年离开校园,而陈武桢反而比她早一年回到齐阳市工作。

这错综复杂的“时间线”让两人在屏幕两端都忍不住笑了。这奇妙的校友关系,像一条隐藏的线索,瞬间将他们拉近了许多。

“这么说,我复读那年,你正在学校里享受大学生活呢。”陈武桢调侃道。

“而你早我一年回齐阳打拼的时候,我还在为本科文凭奋斗。”苏晴也笑着回应。

这层关系的现,让“缘分”这个词变得具体起来。他们的话题不再局限于冷冰冰的专业知识,开始扩展到对母校的记忆、共同的老师、齐阳市的变化等等。聊天的氛围明显轻松、热络了许多。陈武桢感觉到,时机似乎成熟了。之前构筑的“专业交流”的桥梁已经稳固,现在,是时候让关系迈向更私人、更生活化的层面了。

他握着手机,心里盘算着下一次的邀约。这一次,理由要充分得多,也自然得多了。或许可以借口请教一些她作为甲方视角对项目管理的看法,顺便约个饭?或者,直接以校友的身份,约她周末出来喝杯咖啡?

陈武桢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之前的忍耐和盘算,似乎都值得了。前方的路,看起来清晰而令人期待。

当陈武桢带着一丝忐忑,将那句“周末有空吗?校友之间也该多交流交流,要不一起吃个饭?”的消息出去后,他立刻把手机屏幕朝下扣在桌上,仿佛不敢直视可能的结果。他强迫自己走进卫生间洗漱,用哗哗的水声掩盖内心的焦灼,但耳朵却像最敏锐的雷达,捕捉着桌上任何一丝微弱的震动。

毛巾还没挂好,那声期待的“叮咚”还是响了。他几乎是冲回桌旁,心跳如鼓地拿起手机。屏幕上,苏晴的头像旁赫然显示着新消息:

“好啊。周末正好没什么事。”

简单的一句同意,让陈武桢的心脏像是被注入了一股暖流,瞬间加奔腾。他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这份喜悦,苏晴的下一条消息又跟了过来:

“我知道我单位西边,西街商业街那边有家不错的杭帮菜馆,环境比较清静,你看可以吗?”

可以!当然可以!别说杭帮菜,就是天边菜他也愿意去!陈武桢强压住几乎要脱口而出的欢呼,手指飞快地在屏幕上敲击:“没问题,听你的安排。那地方我不太熟,你把具体位置我就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放下手机,陈武桢忍不住用力挥了一下拳头,脸上绽开一个大大的笑容,连日来的精心铺垫和按捺的期待,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圆满的回应。她不仅同意了,还主动选了地点,这意味着她并非被动应付,而是带着一份诚意参与了这次“约会”的规划。

兴奋劲儿稍缓,一个现实问题跳了出来:西街商业街?在哪儿?他虽然来齐阳市有几年了,但平时活动范围多在工地、单位和住处附近,对这种听起来就偏高端消费的商圈并不熟悉。

他立刻转身,拉开房门,冲着客厅喊道:“丰哥!丰哥!问你个地方!”

丰文武正窝在沙里看电视,闻声探出头:“咋了,武桢?火急火燎的。”

“西街商业街,你知道在哪儿吗?就……苏晴说在那儿见面。”陈武桢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常,但眼里的光亮藏不住。

丰文武一听,眉毛挑了起来,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哟!可以啊武桢!西街都知道约上了?”他坐直身体,来了兴致,“那地方可不一般,在‘齐阳壹号’那个高端小区里面,算是内部的配套商业街,规模不算特别大,但格调高,东西也贵。去那儿的可都是讲究人。你这……这位苏晴姑娘,挺会挑地方啊。”

丰哥的话像一颗小石子,在陈武桢喜悦的心湖里又激起了一圈微澜。西街的高端定位,既印证了苏晴工作和生活圈子的层次,也让他下意识地开始审视自己明天的行头和平日的消费习惯。但他很快稳住了心神,怕什么,诚意和尊重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场所,适应就好。

“哦,这样啊,我知道了。谢了丰哥!”陈武桢得到信息,心里有了底。

回到房间,他关上门,世界仿佛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他自己和明天即将到来的约会。喜悦重新占据主导,但变得更加沉静和具体。他开始认真准备起来。

先,他打开手机地图,仔细研究了一下从住处到西街的路线,估算好交通时间和方式,决定提前出,绝不能迟到。

然后,他打开衣柜。里面大多是工装、休闲服和几件寻常的衬衫。他仔细挑选着,最终选了一件浅蓝色的牛津纺衬衫,看起来既不会太随意,又比死板的白衬衫多几分活力,搭配一条深色的休闲裤。他把衣服拿出来,仔细挂好,抚平上面细微的褶皱。

接着,他走进浴室,格外认真地洗了脸,刮干净了胡茬。看着镜中的自己,眼神明亮,带着一种久违的期待。他告诉自己,放轻松,就像之前聊天一样,自然相处就好。

一切准备就绪,他躺到床上,却毫无睡意。脑海里不受控制地想象着明天的场景:那家杭帮菜馆会是什么样子?清静的环境确实适合聊天。他们会聊些什么?除了工作和学校,或许可以聊聊兴趣爱好,聊聊齐阳的变化……苏晴笑起来眼睛弯弯的样子,在餐厅柔和的光线下会不会更好看?

他知道丰哥那句“讲究人”或许并无恶意,但也在提醒他彼此生活环境可能存在差异。不过这并未让他退缩,反而激起了他的好胜心——他要用自己的踏实、真诚和专业素养来赢得好感。毕竟,他们是校友,是同行,有着坚实的共同话题基础。

在这个对明天充满了无限憧憬的夜晚,陈武桢怀着一种混合着紧张、兴奋和坚定信心的复杂心情,辗转反侧,直到后半夜才渐渐入睡。梦里,似乎都飘着杭帮菜清淡鲜美的香气,和对那个清丽身影的期待。

第二天,陈武桢提前了将近半小时到达西街商业街。果然如丰哥所说,这里环境清幽,绿植环绕,铺着平整石材的小街两侧,是设计感十足的精品店、咖啡馆和餐厅,与外面车水马龙的喧嚣仿佛是两个世界。他深吸一口气,既为这里的环境感到些许压力,又因即将到来的见面而充满期待。

他先找到了苏晴提到的那家杭帮菜馆,记好位置,然后在附近找了个不显眼的地方站着等待。心跳比平时快了几分,手心也有些微潮。他不断设想着见面时的开场白,是轻松地说“嗨,这么巧,你也到了?”还是正式一点“苏晴,你好,我没迟到吧?”

正当他暗自演练时,两个熟悉的身影从街口走了过来。正是苏晴,和她身边如预料中一样的朱静。陈武桢心里掠过一丝极淡的、连自己都未必察觉的失落,但立刻便被更大的紧张和喜悦覆盖了。他迅调整表情,迎了上去。

“你们好,刚到吗?”他努力让声音听起来自然平稳。

苏晴今天穿了一件浅杏色的针织衫,搭配简单的牛仔裤,比上次见面少了几分职场利落,多了几分柔和的亲切感。她笑着回应:“陈工,到这么早?我们也刚到。”一旁的朱静也礼貌地笑了笑,眼神里带着些许打量和了然。

果然,最先打破短暂沉默的是苏晴。“这地方不好找吧?我们也是之前同事聚餐来过一次,觉得味道和环境都不错。”她自然地引领着话题,缓解了初见的细微尴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