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听张荣欣说,教育局已经在连夜开会,市内的各中小学,尤其是高中管得严的学校,是有提前开学的情况的,而且他们大部分都是住宿生,这部分学生如何安置成了一个问题。
而她现在所在的特教学校则更为特殊,此校建校以来一直都是私立学校,虽然有政府部门的帮扶,但入不敷出已是常态。
常年办校,学校是资金短缺的,校长除了号召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还自发地进行寒暑假托管服务,这部分是收费的。
收费标准很低,一个月一个学生300元,饭菜有国家补贴,学生家长都很乐意。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孩子身体并不健全,不健全意味着群体中存在着被遗弃的孤儿;意味着他们的父母也同样不健全;意味着在危机情况,他们无法做到像正常家庭和孩子一样应对。一方面是身体缺陷,一方面是经济问题。
本校按照正常学期来说,应有302人,在寒暑假托管服务的学生达到205人,可以预见的是,就算教育局下达命令,要求在校学生尽快返校,这里的学生大概率无法做到。
何姃和老师们一起,先一起做消杀工作,後她拿着测温枪和温度计,给学生量体温,记录在册。
走到盲障班的心情是最压抑的,你可以清晰可见孩子们脸上的惊恐,看到他们听话懂事地摸索着一桌一椅走过来,他们小心翼翼地,询问外面什麽情况,手指紧紧抓着衣服。
本身就有残障,如果再感染,那更是雪上加霜,如果这样……他们每一个人都不希望自己是下一个人,那会不会有瞒报的情况。
何姃咬住了唇,停下了脚步,张荣欣回头看她不走了,问她怎麽了。
何姃问她:“防护服还有多少套?”
“昨天清点,30件一箱,一共装了40多箱,数量大概在1250左右,一套防护服4-6小时更换一次,38名教职工,还够穿大约32次,撑不了几天。”张荣欣算得很快。
“如果加上学生呢?”
张荣欣愣了一下,还是给出了答案:“未感染着初步统计有200人,按照1200件,那就是只够穿6次,差不多一天到两天的时间。”
何姃又问:“教育局给我们的指示下来了吗?”
“我猜不会超过中午12点。”张荣欣问她,“怎麽了?”
何姃拿了拿手里的测温枪,她说:“荣欣,这东西测得不准吧,。”
“……”走廊的穿堂风刮着白色防护服,她看着她透明罩下的琥珀色眼珠。
不能犹豫了,快刀必须斩乱麻。必须把瞒报的学生找出来。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如果教育局下达通知要求学生家长来接学生回家,无论如何也得把家长叫过来。
重新用体温计测量,果然,有正在发热的学生,在体温计显示他们的体温超过37。3℃时,何姃重重叹了口气。
年纪这麽点怎麽瞒得住事,有的从开始量体温的时候就开始哭。何姃难以想象,真正的爆发期,这里会是一片怎样的人间炼狱。
教育局的通知下来了,要求疏散学生。
……
一辆辆白色的大巴车,行驶在城市的街道,前方有骑警开道,载着她们的车身上印着她们来自哪,人们看到了“苓城”,看到了“宋氏药企”几个字,有人开窗喊好,有人带头鼓掌。
何姃所在的地方离城市中心太远了,她只模糊的看见,远方的公路上,出现了车流,冥冥之中她感觉那是宋溪她们的车队。
信号灯随机亮着红绿黄三种颜色,那些车就像白色的小蚂蚁,何姃拿出手机拍了张照。
-【图片】是你吗?
宋溪很快地丶笃定地回复:
-你在特教学校。
-是。
-情况如何?
-我发现了瞒报的情况,宋溪,【苦笑】小孩子和大人一样是会说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