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本地阿姨,个子不高,笑容亲切,自称姓王。
姜明月与对方寒暄了几句,之後跟她进去。
一跨进门槛,迎面就是照壁,门口空间狭窄,甚至有些逼仄,不过右转绕过照壁,眼前豁然开朗。
一方规整的小院,院子里栽种着花草树木,还有假山太湖石,东南角靠墙有一处池塘,睡莲还在冬眠,水下的石缸清澈可见。
前院没人,王阿姨领着姜明月穿过抄手游廊,直接去了二进院。
她的师傅邵泉正坐在左边偏厅与一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在用早餐。
邵泉一眼看到踏进来的爱徒,笑着放下手里的杯子,擡手叫她,“明月,过来这里。”
姜明月扬起笑容走下石阶,从庭院中穿过去,先对邵泉喊了一声师傅,而後看向邵泉对面的短发老太太。
老太太穿着旗袍,化着妆容,妆容精致,还戴着一副眼镜,有些不茍言笑。
因为邵泉还未开口介绍,姜明月不知道对方姓名,只落落大方寒暄,“您好。”
邵泉连忙给姜明月介绍,“明月,这一位是国画大师秦雪,秦老师是我的好朋友,她听说我收了徒弟,又得知你在京市,特地要我把你叫过来。”
原来银发老太太是国画大师秦雪。
姜明月眼睛一亮,立即重新叫人,“秦老师您好,我小时候看过您的作品集,对您的踏雪寻梅图印象深刻。”
秦雪年近古稀,见过形形色色的人,谁是真心谁是拍马屁,皆逃不过她的一双慧眼。
眼前的小姑娘最吸引人的不是她漂亮的脸蛋,而是一双清凌凌的黑眸,以及一身从容不迫的气势。
不惧巍峨高山,笑容敞亮。
秦雪故作刁难姜明月,“你师父一直夸你聪明,那我考考你,我那副踏雪寻梅总共画了多少种的梅花?”
一般人欣赏画作只是囫囵吞枣看个大概,爱画的人会注重细节。
秦雪的踏雪寻梅并不算是她的得意之作,只是收录在作品集里。
其他人第一次见面都是夸赞她的获奖作品,这姑娘剑走偏锋,反而提及了她三十岁那年刚入行的作品。
自己徒弟被好朋友考教,邵泉一点不着急,她相信姜明月,这孩子肚子里的知识多着呢。
果不其然,姜明月没有丝毫犹豫,脱口而出,“秦老师一共画了十二种梅花,单瓣朱砂梅……”
“红岭二红。”秦雪笑着补充,赞许地看向姜明月,“邵泉,你这关门弟子确实优秀,我都羡慕了。”
如果都记得住,那可能是有备而来,偏偏姜明月忘了最後一个,而且邵泉没有事先知会她。
因此才获得秦雪的认可。
秦雪招呼姜明月入座,“孩子快坐下吧,吃过早餐了吗?来得比我们约定的早,尝一尝王姨做的蒸饺,可好吃了。”
姜明月原计划与唐璜一起去吃早餐的,邵泉起得早,怕耽误时间,她没吃早饭就过来了。
来之前在胡同口买了俩茶叶蛋,确实还没饱。
王阿姨笑着端上来一副碗筷,“那肯定饿了,我看你是骑车过来的。”
姜明月看了一眼邵泉,邵泉擡手拉着她坐下,“你这孩子看我做什麽,我可不是老古董师父,让你在别人家立规矩,在秦老师家就像在我家一样,别拘束!”
姜明月顺势坐下。
邵泉扭头看向秦雪,“老姐妹,你可别觊觎明月,你有一堆美院弟子呢。”
“他们都是学生,算不上徒弟。”秦雪还真的觊觎姜明月,小姑娘悟性高,一看就聪明。
“其实学双面绣与国画都差不多,你得有美术功底,明月,你要不要再多学一门本领?反正一样也是学,两样也是学。”
当着姜明月的面,秦雪直截了当戳穿她,“咱俩都半截子入土的人,你就别搁我跟前装了,你要是同意让明月跟我学画,我周日就跟你回槐县住一段时间。”
姜明月拿起筷子,边吃蒸饺边听她们唱戏。
她看出来了,秦雪大概一个人住这里,邵泉怕老姐妹冷清,想要接去槐县,拿她当诱饵呢。
秦雪受不了激将,一下子答应了,“行啊,我一个人待在京市也无聊,不如跟你去槐县住段时间。”
邵泉立马唤姜明月,“明月快给你秦师父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