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音给他们端上小米粥,笑道:“早食一般在前面做,若是有客人要吃,我们也会去前面做好送过来,这样也能省些柴火。”
林芸不可置信道:“你赚这麽多钱,还要省这些柴火钱?”
云音摇头道:“今年冬天是个寒冬,我自然要多存些柴禾,钱也要用到刀刃上,开源节流嘛。”
霍宇手上的茶杯微顿,他愕然道:“谁跟你说今年冬天是个寒冬?”
云音:“是附近会看天的人老人说的,我们里正也提醒我,要多准备过冬的东西,所以我才着急用棉花换稻草,我之前不知道,还种了些冬小麦,这不只能想办法挽回损失。”
霍宇放下茶杯,“我在县城完全没有听到风声,好多人都不知道今年会是寒冬。”他有些难以置信,他问云音,“那老者的话可信吗?”
云音颔首道:“听孙里正的意思,他是老庄稼把式,很会看天,每年要种什麽,什麽时候种都要问问他,基本不会错,所以他说今年冬天是寒冬,大家都相信。”
霍宇皱了皱眉道:“我们在县里完全没听说,不知孙里正在哪个村,他有没有告知县令这一消息。”
云音也皱眉道:“这个要问问他,孙里正应该会告诉县里吧,今年很多人不种冬小麦,应该要上报吧。”
云音对这些事情也不了解,但她知道孙里正是很负责的里正,对于这种大事,他肯定会往上报,至于县衙里是什麽情况,她并不是很清楚。
霍宇眉头拧紧,蹙眉道:“不行,我回去要打听一下,这麽重要的事情,县衙怎麽能不当回事,若当真是寒冬,不做好防寒,要死多少人啊。”
他有些坐立不安,连美食都无法吸引他,林芸见状,昂头道:“你先回去吧,晚点你再派人来接我,我今天要学做棉被,实在没空陪你。”
霍宇起身对两人道:“行,那我先回县城,晚点来接你。”
云音看着霍宇离开的背影,皱眉道:“我此前听闻县里最近把心思放在修水渠上,不会当真不注重这事吧。”
林芸摇头,“我也不清楚,让霍宇去看看吧,希望一切顺利。”
“好了,不说这些,你们今天在哪里处理棉花,我也去试试。”
云音看着她今日的打扮,确实比昨天干练,不过料子仍旧很贵重,她摇头道:“你穿这衣服去田里,不一会儿便会弄脏,不如我拿一套衣服给你换一下?”
林芸看看身上的衣服,颔首道:“行啊,穿你的衣服也成,我们两个差不多高。”
云音让她去自己房间换衣服,看着她穿着自己的麻布衣,还当真有模有样,“我带你去田里,她们上午是采摘棉花,下午才取棉籽。”
她带着林芸来到田里,那些嫂子已经摘起来,她递给林芸一个箩筐,示意她下地,指点她道:“棉铃炸开的才能摘,每天都会有棉铃炸开,所以摘棉花也要分好几天才能全部摘完。”
云音给她讲摘棉花的要点,等她全部了解,她见林芸没什麽问题,回了客栈交待事情。
今天一天云音主要任务便是弹棉花,做棉被,连午食要做的菜她也交给冯海,下午她先跟钱嫂子们把棉籽取出来,林芸看着她们的步骤,“这纯手工确实很耗费人力,你这里用的不多,还可以用人工来取籽,若是我想做这门生意,势必要想办法减轻负担。”
钱杏几人听到林芸日後要做棉花生意,小心翼翼问:“林娘子,你店里要卖棉被,那收棉花吗?明年我们也会种棉花,若是你需要,我们可以把用不上的棉花卖你。”
林芸:“自然是需要,等你们种的棉花出来,我会让人来收。”
几个嫂子听到这消息,干活的劲更足,日後不仅能做保暖的衣物,剩下的棉花也能卖给林娘子,又能存不少钱,这日子可真有盼头。
马嫂子看看钱杏,又看看云音,打定主意跟着云娘子干,她趁着休息时,一个人偷偷找到云音,小声问:“云娘子,你这里还缺干活的人吗?”
云音挑眉看着马嫂子身後的人,咳嗽一声道:“朱嫂子,你来是?”
跟在马禾身後的正是与她同村的朱雨,也是之前第一个问钱杏能不能给云音干活的人。
朱雨从角落走出来,瞪了眼马禾,上前拉着云音道:“云娘子,我来也是想问你,你这里还招工吗?若是招工,你看我成不。”
云音看着两人互相争抢起来,连忙打断她们,“招工目前还没这个打算,等後面我要招工,会先找你们,你们看如何?”
马禾和朱雨互相看看彼此,两人“哼”了一声,对着云音又和颜悦色起来,“那我等着云娘子的消息。”
云音等这两人走了,长出一口气道:“太热情也是一种负担啊。”
郑桂兰路过,正好听到这句话,她笑道:“那是她们都喜欢云娘子,云娘子想再招人吗?”
云音摇头道:“暂时没有招人打算,即便要招人,我也想找会养鱼养蟹的人,我田里那些虾蟹也要人看顾。”
“希望我做的措施能有用,虾蟹损失能少些,我还等着明年吃蟹呢。”云音长长叹一口气道,“下午让马浩他们带人去田边搭建防风棚,等换了稻草回来,再在田里多放些稻草,尽量减少损失。”
郑桂兰也难掩担忧,她可是知道云娘子有多麽重视这些虾蟹,每天一日三餐喂食,时不时要清理水源,付出的心力不比饭馆小,若是虾蟹都死了,她该有多难过,可惜她也不懂这些,也没认识的人,不能帮到她。
她跟着叹气道:“希望没事吧。”
云音摇摇头道:“算了,不说这些,走吧,我们去做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