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用来做棉衣,富贵人家有皮毛可以选择,棉花也不是他们的首选。至于平民百姓,他们又不会在乎,哪怕军队想要推行,也困难重重,不是这麽容易的事情。”
崔璟看着傅望坐姿,他挑眉问:“郎君是从军的?”
傅望摇头:“曾经是,如今只是一个走镖的罢了。”
崔璟连连点头道:“看你仪态我便猜你是从戎出身。”他又看向云音道,“云娘子今年棉花种子是怎麽打算的?”
“我与临江村说好了,明年会分他们一些种子试种,崔郎君这样问,是有其他打算吗?”
崔璟:“其他地方我暂时管不到,不过我管辖范围还是可以种一种这东西的,不过娘子既然愿意分给村里的人种,我也不多事,先让临江村种种看,等明年看看效果。”
他握拳轻拍手掌道:“若是种的好,後年可以把种子分给其他村,想必其他村看到效果,也愿意种棉花。”
云音见他安排的有条有理,连之後要怎麽运作棉花都已经考虑到了,她不由称赞:“龙安县有郎君这样为百姓考虑的人,真是有福气。”
崔璟摇头晃脑道:“哪里,有娘子这样有善心又有能力的人,也是我的福气。”
“我可是看过你的交税证明,小小一家店,贡献不少税收。”
云音想着,收了25%的税,能不多吗,想到之前的担忧,她问崔璟:“我这里的地契不知还做不做数。”
崔璟知道她问什麽,他点头道:“其他不敢说,不过娘子这里的地契是作数的,我查过资料,娘子这里的地确实贫瘠,加之距离临江村又远,不好管理,孙里正把这块地卖给你确实没有问题。”
“至于价格问题。”崔璟顿了顿还是道,“前一个县令当时给出的价格确实低了些,不过娘子也交了这麽多税,比这块地的价值更高,就不用娘子补缴了。”
云音闻言大松一口气,她笑道:“不知崔县令能否帮我盖个章?日後有问题也有依据。”
崔璟:“好说好说,哪日你到县里来,找我给你盖一个便是。”说完棉花的事情,他起身道,“我还要去其他乡里巡查,先走了,下次再来吃娘子的菜。”
“娘子的菜是真好吃,不比我在长安吃的差,我有空会常来的。”
云音展颜一笑道:“欢迎崔县令常来。”
送走崔璟,云音看向傅望,“还好他好说话,没计较地的问题,日後我也不用担心了。”
傅望:“我早说过,崔璟是个聪明人,不会揪着不放的。”
云音吐吐舌头:“那不是没打过交道嘛,哪像你常常与这些县令打交道,熟悉他们的做事风格。”
傅望挑眉看向云音:“你这是对我有意见?”
云音往前跑两步,嘿嘿一笑道:“哪有,我是佩服你。”
傅望看着她跑远,笑了笑:“算了,不与你一般见识。”
崔璟的到来没有影响到云音,倒是给龙安县带来新的改变,大竹村遭遇雪灾的那些人,得到了新的救济粮,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省省还是能度过这个寒冬。
云音也趁着天气越来越冷,给店里推出新的菜肴。
她特意抽空去了一趟县里,定了一批砂锅,顺便找崔璟盖了印章。
云音和傅望蹲在一块,清洗这些新买的砂锅,傅望问:“你要做什麽菜?还买这麽多砂锅。”
云音:“做砂锅菜啊,当然要重新定砂锅,不论是小釜还是其他的陶罐都不适合,所以我干脆定制一批,这样也方便。”
“砂锅菜能做的可多了呢,常见的鸡鸭鱼肉都可以用砂锅煲,还有素菜类的,比如豆腐也能做成砂锅的,吃下了一点也不比炒菜差,还更适合这个天气。”
傅望:“这与炖菜有什麽区别?”
“还是有区别的,我会先炒後煲,口感更有层次,而且冬天就适合吃砂锅啊,刚刚出锅的砂锅煲还冒着热气,热气腾腾的拌上饭一起吃下,也不用担心菜冷的块,还能与朋友交谈一二,喝喝酒。”
云音已经察觉,点炒菜的频率明显下降,特别是有些人要聊天说话的,更不会选择炒菜,哪怕她大堂里生了不少火炉,但炒菜还是冷的很快,她既然发现这点问题,还是要尽量调整的。
她之前就想准备新的菜色,砂锅就是个不错的选择,能做的砂锅煲口味也多,她喜欢的鸡煲还有豆腐煲都能用砂锅做。
傅望没尝过,可能无法体会用砂锅里的汤汁拌饭的滋味,她端着砂锅进厨房,对傅望道:“一会儿,你来尝尝就知道了,我现在跟你说也说不明白。”
傅望帮她把剩下的砂锅搬进厨房,回她:“行啊,我来尝尝。”
云音这次准备的是两道煲,鸡煲和豆腐煲,这两种煲食材易得,味道也好吃,加上她还有之前晒干的菌子,拿来做鸡煲最为合适,炖煮的软烂的菌菇配上浓郁的汤汁,她能吃好几碗饭呢。
不行,不能继续想了,再想她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她放好砂锅,把还想看继续在厨房待的傅望赶出去,“哎呀,厨房容不下这麽多人啦,你外面待一会儿吧,我做好了叫你。”
傅望与冯海对视上眼睛,见他只耸耸肩便回了厨房,头一次发现不会做菜真的不好,他长叹一口气,回了大堂,站在曾经程勇待得地方,翻翻册子,看看空空荡荡的大堂,百无聊赖。
厨房里的云音已经忙碌起来,冯海询问:“要我帮忙吗?”
云音:“不用,你先准备午食要用的食材,一会儿郑桂兰回来,我让她帮忙。”
冯海点头:“行。”
云音去拿了一只刚刚杀好的鸡,又泡了一些菌菇,准备好葱姜蒜等调味品,三两下把鸡肉剁成小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