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升的太阳刺破云海,万丈光芒便在瞬间把读书台给照得亮堂。
云琅来得很早,天未明时,就在这里等着。
她是来等冯参的。
只是她没有想到,站在这里看了一场日出,才知道为什么栖梧山庄建在这里。
这里的朝阳永远耀眼。
那是一个母亲爱女儿的心呀!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云琅正沉醉于日出云海,听得有人吟了这么一句,回头看向已站在身侧的冯参。
他一身浅灰色丝质长袍,在早晨的微风里,昂挺胸,远望云海,倒是有几分出尘脱俗的方外高士之感。
但很快,云琅又笑了。
“姑父,你读书多,云琅请教一个问题。姑父且看,”云琅指了指那读书台边上随晨风摇动的树叶。
“风吹树叶动,到底是风动,还是树叶动,姑父可有解?”
冯参每天日出之时,都会来这里读书,这是他的习惯,只要打听一下,不难知道。
所以,刚才看到云琅站在这里,冯参倒也不意外。
到底还是个不死心的丫头。
“佛家上说,这叫心动!”冯参答道。
“我问的是姑父。”云琅回过头来看着他,嘴角带着浅浅的弧度,眼睛亮闪闪的,像是那万道光芒里的一道金光。
“四公主这么聪明,不是应该知道我的答案吗?”
云琅点点头。
“姑父,我昨晚临睡之前,想了想姑父的话,还是有一句不吐不快。
我此番来见姑父,与姑父是不是端王府的女婿关系不大,甚至你有没有这个身份都不重要。
当然,姑父可能不信,但没关系,话我得说。感谢姑父昨日的教诲,云琅在此告别!”
云琅朝她行了一礼,冯参赶紧还了一礼,人家到底还是公主。
看着云琅远去,直到对方被树叶遮挡看不到了,却传来两句吟诗:“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这是他之前吟那两句诗的后两句。原诗的意思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丫头好像已经看穿了他的心事。
“夫君在想什么?”
朝阳郡主亲自送了茶饮和点心过来,到底是怕读书的夫君给饿着。
“就是刚刚好像找到了知音。”
“四公主?”
朝阳来时,只听到了那两句诗,并不知道前面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冯参点点头。
“能让夫君看得上的人,亦是难得。被称为知音,这可是头一回。四公主也不过十几岁对了,听说她送了不少书给夫君,你们聊了什么?”
冯参拉起朝阳的手来,成婚二十多年,冯参待朝阳一如从前的温柔。
他们的孩子都成家了,孙儿都有了,已算是一起走过半生。
冯参没有说话,只是低头看着朝阳的手,手指有些凉,他便替她捂在掌心里。
“为吴王?”朝阳到底还是了解自己夫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