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之道(四)
金属滑门在于生疾身後无声合拢,隔绝了外面那个冰冷的前厅。
门内的世界,与之前“康源生物”那个简陋丶杂乱的仓库实验室截然不同。
这里宽敞丶明亮,空气循环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保持着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四周是银白色的合金墙壁,嵌满了各种于生疾熟悉或陌生的精密仪器——高性能液相色谱仪丶质谱分析仪丶细胞培养箱,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高通量基因测序平台。
这俨然是一个配置相当顶尖的分子生物学和神经药理实验室。
实验室中央,是一个巨大的无菌操作台。而在操作台旁边,一个特殊的透明隔离舱格外引人注目。
舱体内充斥着淡蓝色的惰性气体,正中心的一个精密支架上,悬浮着一片指甲盖大小丶散发着微弱幽蓝色荧光的晶体薄片——“心钥”。
它比于生疾在八音盒里看到的那片样本,似乎更……“活跃”一些,内部流转的荧光也更为清晰。
“药师”像个急于炫耀自己玩具的孩子,快步走到隔离舱前,眼神痴迷地望着那片晶体,尖细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看到了吗?多麽完美!林其言那个老古板,根本不懂得欣赏它的美!他只知道拘泥于那些可笑的伦理!”
于生疾没有理会他的疯言疯语,他的目光快速扫过整个实验室的布局丶仪器型号丶以及操作台上散落的几份实验记录草稿。
他的大脑像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记录着一切可能成为情报的细节。
“耦合效率的问题,出在递送系统上,对吗?”于生疾忽然开口,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讨论今天的天气。
他走到操作台前,目光落在一份记录着神经毒素与某种脂质体包裹率数据的草稿上。
“药师”猛地转过头,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你怎麽知道?!”
“猜的。”
于生疾拿起旁边的一支电子笔,在一张空白的光敏板上随手画了一个简化的分子结构图,正是于文柏留下的“稳定剂构想图”中的一个关键片段,但被他巧妙地做了细微的丶看似合理的改动,使其更像一个优化递送载体的构想。
“直接作用于神经突触的毒素,需要跨越血脑屏障,并精准定位。你用的脂质体包裹技术太老了,靶向性不够,大部分药效在抵达目标前就已经被代谢或分散了。所以你需要加大剂量,但这又导致了更强烈的副作用和不可控性,比如……那个警察死前诡异的愉悦感。”
他一边说,一边在那个简图上标注了几个关键的修饰位点。
“如果在这里,还有这里,引入特定的多肽靶头,或许能提高对特定神经受体的亲和力。当然,这需要大量的体外和活体实验来验证。”
他说的每一个字,都精准地切中了“药师”目前面临的技术瓶颈,并且提出了一个听起来极具可行性的初步解决方案。
这不仅仅是知道,而是真正基于深厚专业知识基础上的洞察和创造性思维!
“药师”张大了嘴巴,看着光敏板上那个简洁却直指核心的示意图,眼中爆发出狂热的光芒!他一把抢过光敏板,像是捧着什麽绝世珍宝,嘴里念念有词:“多肽靶头……对啊!我怎麽没想到!可以尝试RGD序列或者……不对,也许TAT蛋白转导域更合适……”
他完全沉浸在了技术突破的可能性中,对于生疾的怀疑瞬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在他眼里,于生疾不再是一个需要警惕的投诚者,而是一个能与他进行高层次学术交流丶甚至能给他带来灵感的“同类”!
于生疾冷静地看着他陷入狂热,心中并无波澜。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获取“药师”这种技术疯子的信任相对容易,难的是应付外面那个深不可测的墨渊。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于生疾“配合”着“药师”,就“心钥”的能量共振频率稳定丶神经毒素的构效关系优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谨慎地控制着透露信息的深度和广度,既展现了足以令人重视的价值,又巧妙地将于文柏和林其言的研究成果,包装成自己“独立思考”的産物,并且有意无意地将一些关键数据和合成路径引向复杂化或歧路,为警方未来的干扰和打击创造潜在条件。
他就像一个最高明的舞者,在知识的刀锋上优雅而危险地旋转,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取信对方和保护己方利益的平衡点上。
期间,有穿着防护服的研究员进来送样品,于生疾敏锐地注意到,对方在离开时,目光似乎极其短暂地丶不易察觉地在他身上停留了一瞬。那眼神很复杂,有关切,有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决绝的暗示?于生疾心中微动,但脸上没有任何异样。
当实验室的模拟窗外显示出“夜幕降临”的景色时,金属滑门再次开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