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千妖录免费阅读 > 第 44 章(第1页)

第 44 章(第1页)

第44章

看着眼前矗立起来的牲口棚,白至正双手叉腰,颇有几分落寞,连驴子都比他和月桂君待遇好,他们以後难道天天晚上都得自己去野外找住的地方吗?要知道他们现在已经是人了,难道不应该过人的生活吗?

祝微明看他神色,便知道他为什麽不开心。马上道:“那不是有一大片空地吗?咱们这几天再盖几间屋出来,你和小君,承井就都有住的地方了,以後咱们尽量人前显得正常一点,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看白至正喜笑颜开,马上跟着道:“咱们这两天收拾好房子,下一步就得想办法谋生挣钱,不然我手头这仨瓜俩枣吃完,勤等着大冬天饿肚子。”

白至正笑嘻嘻道:“你不是会打猎挖草药吗?凭这个咱们也饿不死。”

祝微明摇头:“打猎也是有季节性的,不是一个能养活太多人的营生,再说当着月桂君的面,杀死那麽多他的同类,终归不太好。至于挖草药,这个季节已经快要上冻了,哪怕挖,也挖不了几天了,这事还得放一放,明年开春再去干,眼下咱们还得想别的招儿挣钱。”

白至正和月桂君顿时也忧愁起来,白至正灵机一动道:“你不是厨艺很厉害吗?做点好吃的东西卖,也能赚不少钱吧?”

月桂君连忙附和点头,两人充满信任,四只眼亮闪闪地看着祝微明。

正在准备早饭的赵氏,此刻也不无忧愁地插话道:“要不,我们去投奔你小姨母吧?”

祝微明心道,带着三个妖精去投奔小姨母,总归不太靠谱,再说小姨母也没义务帮他们养妖精呀。

他为难道:“我们现在一大帮人去投奔小姨母,不是给小姨母找麻烦吗?还是先安顿下来,找个合适的时机,我送娘过去找小姨母吧。”

“为什麽不合适?我们都听你的话,不会给人家找麻烦的。”白至正契而不舍地追问,明显是对人情世故并不很了解的口吻。

祝微明只好道:“穷不走亲,富不还乡。咱们这一大帮人去投奔我小姨母,小姨母家也没有馀粮,拿什麽供养我们吃用?咱们自己先有个营生做着,能赚钱养活自己,才好去认亲。”

这话不难理解,衆人都懂了。懂是懂了,但具体干什麽,怎麽干,仨妖还是没数。

祝微明看着院外别人家烟囱冒出的炊烟,心里也犯起难为,冬季对原住民来说,都是不好度过的一个季节,他这个穿越来的外来“物种”,须得好好规划一下,怎麽才能养活这麽些人。

“开饭馆是铁定不行,这麽偏远的京郊,卖饭给谁吃?”

“我们可以做出来,挑到京城繁华处售卖。”白至正建议:“你做的兔肉那麽好吃,一定有人买。”

“呃!”

祝微明看向月桂君,柳承井在那里已经嘿嘿笑着开始流口水。月桂君气鼓鼓地白了白至正一眼,没接口。

祝微明拍了拍巴掌道:“我倒是想起一个招来,咱们干脆送外卖,这个季节,外卖做好了,定然可以打开销路。”

“什麽是外卖?送给谁?”

仨妖一点听不懂祝微明的话,白至正用力敲着刚建好的驴棚门板不耐烦道:“你讲明白点。”

驴子在棚里也应和地嘎咕嘎咕了两声。

祝微明被逗笑了,但他觉得这个主意应该能施行下去,顿时觉得整个人轻松起来,解释道:

“外卖就是,我们做几样招牌菜肴和点心丶饮品,谁和我们提前订购,我们负责把东西送到想买的人家中。大冬天不用出门,就能吃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岂不快哉?”

“快哉,快哉,当然快哉”白至正手舞中蹈:“我去送吃的,这样岂不是可以正大光明地去参观每一户人家的庭院了?”

“想得美。”祝微明立即掐死他严重跑偏的思路:“各行有各行的行规,我们要做最专业丶有职业操守的外卖团体。坚决不允许随便进入客户的家中。”

“啊?”

“可是……不去家中,怎麽能把吃食送到人家家里?”这下月桂君也犯迷糊了。

“大户人家送到门房,谁订的交代清楚就行,小门小户的不能进人家家里,送到门口等人家出来拿。”

白至正和月桂君两人互视一眼,点头道:“这……也成吧,我俩总得做点事,要不你又说我们吃白饭了。”

祝微明不理会他话里的情绪,笑嘻嘻道:“这是我们拾掇出房子以後的事,到时候,咱们全员行动起来,各自分工不同,很快就会顺上道。”

他率先走到屋门口,舀了一瓢水倒在木盆里洗手:“先吃饭,这事到咱们修完房子再说,今天活多得是,吃完饭,继续干活。”他边说边打了个哈欠,这一夜,他也就睡了不到两个时辰,这会直犯迷糊。

一连三天,祝微明和三个妖精干劲十足,天天往家里运木头丶运石块丶运粘土,毕竟是妖精,有法术,这些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柳承井负责去远处的山里把木头砍倒去皮修整好,然後再运回来。白至正虽然不爱干活,但想到新建的房子里有自己一间,便很欢脱地帮忙打地基垒石块,刺猬对土建工程太有经验了,这事他干得奇绝。

月桂君则跟着祝微明赶着驴,一趟一趟往城里走,买一些必须的铁丝铁钉丶刮泥板丶铁锹丶铁镐等等,一切有关建房子用到的零碎物什器具。

周围不多的几户邻居都是农民,以种稻米小麦菽豆类作物为生,偶尔逢庙会的时候,提着一些农家特産去法华寺售卖给香客,挣几个零花钱。

邻居们各自的住房都是自建的,是以,各家男主人对建土房子也有见解。纷纷过来帮忙出谋划策,提建议或是干脆上手帮忙。

因为他们都看到,这户新搬来的几个年轻人,相较原来石家家仆那家人,要好相处的多,他们出去采买物什,还会顺路帮村里的老奶奶捎些针头线脑,那个最小的少年,更是会给村里的几个幼童分发一点糖果零食。这些行为,很快便赢得村人的好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