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七零倒霉女配 > 第246章 慕晴设立军人家庭帮扶基金回馈军营(第1页)

第246章 慕晴设立军人家庭帮扶基金回馈军营(第1页)

江悦按下快门,照片定格在一家人笑得最自然的那一刻。慕晴嘴里的蜜薯还没咽下去,腮帮子鼓着,眼睛弯成两条缝。江砚洲的手还搭在她肩上,指节微微白,像是怕她突然跑了。

回程的车上,江悦把相机抱在怀里,盯着屏幕翻来翻去。“娘,你说咱家这些事,要是讲出去,别人信吗?”

“谁信谁有病。”慕晴把头靠在车窗上,“我一个村姑,靠种红薯养活一窝军属,听着像话吗?”

江安坐在副驾,一直没说话。等车开进家属院大门,他才转过身:“娘,你真打算拿公司赚的钱,搞那个基金?”

“怎么?”慕晴解开安全带,“舍不得?”

“不是舍不得。”江安皱眉,“是觉得……咱们自己也没多宽裕。你天天起早贪黑,就为了给别人?”

慕晴没急着反驳,反而笑了下。她从布包里掏出账本,翻到利润那一页,拍在江安膝盖上。“你看这数字,是不是红的?可你知道这一笔笔是怎么来的吗?王婶凌晨三点蒸包子烫了手,李姐送货车陷雪地里推了两小时,还有赵排长媳妇,孩子烧也不敢请假,就因为这是她的班。”

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咱家能有今天,不是我多聪明,是有一群跟你爹一样的人,在背后扛着风雪走路。现在轮到我了。”

江砚洲一直沉默听着,这时开口:“部队那边,不会轻易接这种私人捐助。”

“我知道。”慕晴合上账本,“所以我也不让他们接,我让她们自己提需求。”

第二天一早,她拎着个暖水壶去了家属区。先找几个常来帮忙的老嫂子坐下,一人倒杯热水,开门见山:“我想弄个‘军人家庭帮扶基金’,专门帮那些家里有困难的。你们说,最愁啥?”

张嫂子低头搓着手:“娃上学,户口卡着报不上名。”

李姐叹气:“老人住院,没人照应,我在病房和值班室两头跑。”

王婶咬咬牙:“我想学裁缝,找个活干,可没人带,也没钱交学费。”

慕晴一一记下,笔尖划在纸上沙沙响。临走时,她把本子收进布包,顺手摸了摸腕上的银镯。里面空间轻轻颤了下,像是点头。

三天后,她把整理好的《十问》递到政委办公室。封面写着:军人家庭现实难题实录。

政委翻完,抬头看她:“你这是要替组织操心?”

“我不是要操心。”慕晴坐直了,“我是想点盏灯。不照亮整条路,至少能让谁夜里回家时不踩坑。”

政委没立刻回应。过了两天,江砚洲回家吃饭,饭吃到一半忽然说:“领导同意了,但有个条件——基金必须公开透明,每一笔钱都要有去向记录。”

“行啊。”慕晴夹了口菜,“我还准备请审计局的人来查账呢。”

江砚洲抬眼看了她一下,嘴角动了动,又压下去。

筹备仪式那天,天刚亮。慕晴穿了件洗得白的蓝布衫,外面套件旧毛衣。江悦劝她换正装,她摆手:“我又不是去走红毯,是回家。”

“回家?”

“对啊。”她系上围巾,“军营就是我家。”

礼堂门口挂了横幅:“军人家庭帮扶基金成立仪式”。台下坐满了家属和干部,连几个退休的老长都来了。

记者们架着相机,镜头对准主席台。主持人刚念完开场词,就有记者站起来:“慕总,您设立这个基金,是不是为了提升企业形象?毕竟您公司刚上市不久。”

全场安静下来。

慕晴没看她,而是从布包里掏出一颗蜜薯,当众剥了皮,咔嚓咬一口。“我问你,你吃过地窖藏了十年的红薯吗?”

记者愣住。

“没有吧?”她嚼着,含糊道,“那你能懂什么叫做‘舍不得吃’?我娘家当年逼我嫁人换粮票,我就揣着一颗蜜薯跑了。后来我男人在风雪里站岗,我偷偷往他干粮袋里塞的,也是这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