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风云 天门 > 第2章 朋党争锋朝堂抢人园游夜宴将军奉酒(第4页)

第2章 朋党争锋朝堂抢人园游夜宴将军奉酒(第4页)

他按照献俘仪式的典仪,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如钟“臣,骁骑将军孙廷萧,参见陛下!幸不辱命,已将西南叛酋舜化贞及其党羽生擒,押解至殿前,特来向陛下献俘!”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强大的自信与骄傲,那份趾高气扬的态度,让在场的不少文臣都暗自皱起了眉头。

一些言官甚至已经开始悄声议论,认为他居功自傲,在圣前失仪。

然而,孙廷萧对此毫不在意。

他站起身,转过身面向殿外,大手一挥。

很快,几名甲士便押着一个身材高大、同样身披铠甲但已破烂不堪的异族男子走了进来。

那男子虽然被五花大绑,脸上也带着伤痕,但眼神依旧凶狠如狼,死死地瞪着龙椅上的天子。

他便是西南叛酋,舜化贞。

孙廷萧指着舜化贞,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轻蔑,当着满朝文武和四夷使臣的面,用极尽贬损的言辞,将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敌酋数落得一文不值。

他嘲笑其不自量力,以萤火之光妄图与皓月争辉;他历数其烧杀抢掠、荼毒边民的种种罪行;他将其形容为一个有勇无谋、沐猴而冠的跳梁小丑。

他那刻薄而尖锐的话语,让舜化贞气得浑身抖,喉咙里出野兽般的低吼,却又无可奈何。

在将敌人贬低到尘埃里之后,孙廷萧话锋一转,又用同样夸张的、充满了赞颂的词藻,开始吹捧起天子赵佶。

他称颂圣人如何天威浩荡,神武非凡;称颂圣人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称颂这场大胜完全是仰赖圣人的洪福齐天和高瞻远瞩,他孙廷萧不过是奉天承运,执行圣人意志的一把刀而已。

这一番先抑后扬、贬低敌人与吹捧君王相结合的表演,虽然在许多老成持重的文臣看来,显得过于浮夸和露骨,却精准地搔到了天子赵佶的痒处。

龙椅之上,赵佶听得是龙颜大悦,脸上笑开了花。

他觉得孙廷萧这番话,既彰显了他天汉的国威,又满足了他作为帝王的虚荣心,比那些文官们引经据典的陈词滥调要动听得多。

他高兴地从龙椅上站起身,指着殿下的孙廷萧,用一种极为罕见的、亲昵而赞许的语气大声说道“好!说得好!孙卿劳苦功高,为我天汉立下不世之功!来人,赐骁骑将军座!”

“赐座”,这在朝堂之上,是何等样的荣耀!

除了年迈体衰的元老重臣,或是皇亲国戚,几乎无人能享此殊荣。

天子此举,无疑是向满朝文武宣告,他对孙廷萧的宠信与看重,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立刻有小太监搬来一张华丽的绣墩,恭恭敬敬地放在了武将队列的最前方。

孙廷萧谢过恩,便毫不客气地一撩战袍,大马金刀地坐了下来,那份坦然与自得,仿佛这一切本就理所应当。

而这一切,都被站在角落里的鹿清彤,一字不漏,一幕不差地看在眼里。

她看着那个在朝堂之上挥斥方遒、光芒万丈的男人,再想起那个在林中沉默寡言、杀人如麻的身影,两个形象在她的脑海中不断重叠、交织,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迷茫。

这个男人,到底有多少副面孔?

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

献俘仪式的高潮过后,接下来的流程便顺理成章地进入了论功行赏的环节。

随着礼部尚书展开长长的功劳簿,一个个在西南战事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名字被高声念出。

“……中郎将秦琼,作战勇猛,数次阵前先登,斩将夺旗,赐金千两,帛千匹!擢升为……”

“……中郎将尉迟恭,忠勇过人,亲率锐士,直捣敌酋中军,为生擒舜化贞功,赐金千两,帛千匹!擢升为……”

“……果毅都尉程知节,屡破敌阵,功勋卓着,赐金千两,帛千匹!擢升为……”

当听到这三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时,鹿清彤的心再次被狠狠地揪了一下。

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

她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定然就是那日在林中,跟在孙廷萧身后的那三位气度不凡的汉子!

那个面色蜡黄、背负双锏的,想必就是秦琼秦叔宝;那个黑脸虬髯、腰挂钢鞭的,定是尉迟恭尉迟敬德;而那个小眼睛、看似滑稽实则勇猛的魁梧大汉,必然就是程咬金——程知节了!

鹿清彤强行压下心中惊讶,她收敛心神,让自己恢复了平静。她知道,此刻不是胡思乱想的时候。她垂下眼帘,只是静静地听着,看着。

她看到,不远处刚刚坐下的孙廷萧,在听到对自己麾下将领的封赏后,又立刻站起身来,再次跪倒在地,替他手下的弟兄们叩谢圣恩。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感,每一个表情都写满了骄傲与自负。

他完全不掩饰自己的情绪,高兴就是高兴,得意就是得意,那副样子,就像一个打了胜仗后急于向家长炫耀功劳的孩子,看上去完全就是一个没什么城府、喜怒形于色的纯粹武人。

然而,鹿清彤却无法将眼前这个“单纯”的武人形象,与那日在林中那个心思缜密、杀伐果决、谈笑间布下死亡陷阱的猎手联系在一起。

她也无法将他与那个能说出“若不是萍水相逢,以后总会知道”这种意味深长话语的男人联系在一起。

他到底是天性如此,还是在天子面前刻意表现出这副模样?

如果他是装的,那他的城府该有多深,才能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下,将所有人都玩弄于股掌之间?

如果他不是装的,那那日在林中展现出的深沉与算计,又该如何解释?

对一众将士的常规封赏结束后,大殿内的气氛达到了顶峰。

天子赵佶显然是兴致极高,他看着座下的孙廷萧,越看越是满意,便笑着再次开口,问道“孙爱卿,除了这些,你自家还想要些什么赏赐?但凡朕能给的,今日都允了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