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穿越七零大杂院当富婆 > 第69章 学业曙光鼓励钱生(第1页)

第69章 学业曙光鼓励钱生(第1页)

李秀芬正蹲在灶台前生火,抬头看去,钱家的窗纸已经透出昏黄的光。那盏煤油灯从夜里一直亮到现在。

锅里水开始冒泡时,读书声也断断续续传了出来。是个年轻的声音,念的是语文课文,背得磕磕巴巴。

她往炉膛里添了块煤,顺手把锅盖掀开一条缝。蒸汽往上冲,打湿了墙边挂着的抹布。

门吱呀一声开了。钱婶披着一件旧棉袄走出来,脚步很轻,像是怕惊动屋里的人。她在井边站住,低头搓了搓脸,又抬手扶了下眼镜。

“这么早就起来了?”李秀芬端着一碗炒面茶走过来。

钱婶转头看见她,勉强笑了笑:“他昨晚学到一点多,我叫不动。”

“孩子肯用功是好事。”李秀芬把碗递过去,“趁热喝点,暖和暖和。”

钱婶接过碗,手指有点抖。她没急着喝,只盯着碗口冒出的白气:“这书……能读出来吗?考不上怎么办?”

“哪有做娘的不担心这个。”李秀芬搬了个小板凳坐下,“我娘家有个弟弟,当年也想考学。可那时候不让考,只能回乡种地。”

钱婶低头喝了口茶,声音低了些:“我是怕他熬坏了身子。饭不吃,觉不睡,眼睛都红了。”

“脑子不是铁打的。”李秀芬说,“一直绷着不行。得歇,也得动。”

“可时间不多了。”钱婶皱眉,“听说考试就在明年春天。数理化他还能跟上,语文作文总写不好,英语更是从头学起。”

李秀芬没说话,起身回屋拿了一张废纸和半截铅笔。她坐在门槛上,在纸上画了几条线,分成几块。

“你看,一天二十四小时,睡觉占八个小时,吃饭加走动算三个小时。剩下十三个钟头,不能全用来看书。”

钱婶凑近看了看:“这是啥?”

“时间表。”她说,“早上记东西快,可以背单词、课文。中午歇一会儿,下午做题。晚上别过九点半,必须躺下。”

钱婶盯着那张纸:“九点半就睡?别人家孩子都学到半夜。”

“你见过烧得太久的炉子吗?”李秀芬指着灶台,“火太猛,煤烧完了,炉膛也裂了。人也一样,撑不住。”

钱婶没吭声,但眼神松了些。

李秀芬又说:“还有个法子。他要是记不住历史年份,可以用故事连起来。比如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你就想‘一把司令’,一个将军带兵打仗。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一救’就是终于救下来了。”

钱婶愣了一下:“这……也能行?”

“我小时候就这么记的。”她说,“错的地方专门拿个小本子记下来,隔几天翻一遍。比一遍遍重做好使。”

钱婶忽然转身进了屋。再出来时手里多了个笔记本,翻开一页,上面密密麻麻抄着政治要点。

“你说的这些……我能记一下吗?”

“当然能。”李秀芬把纸递给她,“回头我再想想别的,告诉你。”

两人坐在门口,太阳慢慢爬过院墙。钱婶一边听一边写,笔尖在纸上沙沙响。

屋里读书声停了一会儿,接着传来椅子挪动的声音。钱家儿子开门出来倒水,看见母亲和李秀芬在说话,顿了下,低着头快步走到水缸边。

他穿着洗得白的蓝布衫,鼻梁上架着一副厚眼镜,镜片后的眼睛浮肿。

李秀芬没看他,继续对钱婶说:“营养也得跟上。光啃窝头不行,鸡蛋省着吃,每天一个。他这个年纪长身体,脑子耗神。”

“鸡蛋要留着换盐。”钱婶叹气,“现在价格高,卖一个能买两袋酱油。”

“那你腌点萝卜干,加点油炒,配粥吃。”她说,“胡萝卜切丝蒸熟,压成泥,加点糖,当点心。孩子爱吃甜的,也能补点维生素。”

钱婶点头记下。

中午太阳升到头顶,院子里暖和了些。李秀芬在灶台前搅着小米粥,锅盖边上冒出细密的泡。她听见隔壁房间传来朗读声,这次声音稳了许多,节奏也顺了。

钱婶抱着一摞旧课本从屋里出来,走到院角的小桌上坐下。她翻开一本高中数学,用红笔在目录上划重点。

傍晚林建华回来时,天色已经暗了。他推开门,身上带着外头的冷气。

“今天厂里加班。”他说,“给你带了半包挂面。”

李秀芬接过袋子放进柜子里。“先喝点粥吧,刚熬好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