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康复中心的第四周,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训练室门口——周复健师。他受顾怀笙委托,专程从国内飞来,进行中期评估和方案调整。
周复健师没有打扰正在水疗池中专注训练的顾怀笙,而是先与汉斯和穆勒医生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交流,仔细查阅了过往三周所有的训练记录、评估数据和视频影像。
他的表情随着了解的深入而愈严肃。
下午,顾怀笙的训练结束后,周复健师在别墅的客厅里,向他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顾总,”周复健师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但语气比在国内时更加凝重,“我仔细研究了您这三周的情况。海德堡中心的技术和理念确实是顶尖的,汉斯治疗师也非常专业。”
他话锋一转,指向平板电脑上的数据图表:“但是,您的身体基础比我们预想的还要薄弱,尤其是深层稳定肌群的失活和神经控制的紊乱,程度非常深。这意味着康复的底层建筑几乎需要完全重建,难度和周期都会更长。”
顾怀笙靠在沙上,沉默地听着。汗水还未完全干透,背后的不适依旧清晰。他对周复健师的判断并不意外,这三周的亲身经历已经让他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汉斯他们目前的训练方向是正确的,打基础,纠正代偿模式。”周复健师继续道,“但根据我的观察和数据对比,我认为可以在两个方面进行强化。”
他调出新的页面:“第一,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的辅助训练。在您主动力困难的关键肌群上,用微电流进行被动激活,帮助您更快地建立‘肌肉记忆’,缩短神经再教育的周期。”
“第二,”他指向步态分析图,“您的步行模式中,足踝和足底的稳定性是巨大短板,这直接影响整个动力链的传导。我建议引入专门的足踝稳定性训练和本体感觉刺激,比如在不稳定平面上的站立和重心转移。”
周复健师看向顾怀笙,眼神带着询问:“这些补充训练会增加每天的课时和强度,可能会更加辛苦。您的意见是?”
顾怀笙的目光扫过平板上那些复杂的数据和新的训练方案示意图。辛苦?他早已习惯。他关心的只有效率。
“按你说的做。”他没有任何犹豫,声音低沉而肯定。
周复健师点了点头:“好。我会和穆勒医生、汉斯治疗师沟通,将这两项补充训练融入您接下来的课程中。另外,”他顿了顿,语气放缓了些,“顾总,我必须再次强调,您现在处于最关键的‘平台期’和‘地基搭建期’。这个过程极其枯燥,进展缓慢,甚至会有反复,但至关重要。请您务必保持耐心,信任这个过程。”
顾怀笙没有回应,只是极轻地颔。
他何尝不知道耐心的重要性。只是身处异国,面对日复一日的痛苦和看似渺茫的进展,那份焦灼感,如同暗火,时刻灼烧着他的内心。
周复健师的到来,像是一剂强心针,也像一面镜子,让他更清晰地看到了自身的处境和前方的道路。
更加艰难,但也更加明确。
送走周复健师,顾怀笙独自站在客厅的落地窗前。
暮色降临,德国的冬夜寒冷而漫长。
身体的战争,进入了最考验意志力的相持阶段。
没有捷报,没有凯歌。
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与疼痛为伍,与耐心博弈。
但他知道,他不能退。
也,无路可退。
喜欢明珠映夜请大家收藏:dududu明珠映夜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