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臣还有公事……”她道。
“嗯。”
谢文珺低着头,不看她。
她向前两步,与谢文珺距离近了些。仿佛有意躲避与她对视,谢文珺将脸稍稍偏过去。
只一字,再没说旁的。
看到她这副样子,陈良玉心中某一处被戳了一下,讲不清那是一种怎样的情绪。
怜悯?心疼?
她本想说,今日还有公事t,便不与公主同行了。
说出口的却是:“臣要回庸都,公主若要去太皇寺凭祭惠贤皇後,臣可同路护送。”
从这个镇子回南衙与去太皇寺并不顺路,二者不在同一个方位,但心算下大致路程,以红鬃的脚力绕行过去,再从太皇寺赶回南衙,也费不了太多时辰。
惠贤皇後年祭,她应当去上一炷香。
谢文珺这才把脸转过来看了她一眼,那一眼饱含不确定,对陈良玉要同路护送感到意外。
不知是否是错觉,陈良玉捕捉到一闪即逝的意怯。
“昨日……醉了。”谢文珺道。
陈良玉道:“昨日,臣有失礼之处?”
“不曾。”谢文珺讶道:“昨日之事,你不记得?”
鸢容与黛青恨不能顷刻化身鸵鸟,将头埋在沙里。二人憋红了脸色,尽量闭目塞听。
“记得。”
“记得什麽?”谢文珺将目光收回,有一瞬慌乱。
“臣记得公主说,可用之人,也可以是你。”
“你可还……记得其他?”
“其他?还有什麽?”陈良玉道:“昨日醉酒误事,若疏漏了什麽,请公主再提点。”
“没什麽,我们走罢!”
陈良玉一同谢文珺为惠贤皇後的牌位添了香,寺中僧人做了法事,诵经。
永宁殿後便是谢文珺见李彧婧与谷燮二人的禅房,寺中和尚清扫过,一尘不染。
谢文珺要在太皇寺小住三五日。
陈良玉上下看了一圈,禅房摆置古旧,简陋程度与她们歇脚的客栈相去无几,一张竹榻,一套松木桌椅,供奉着一尊佛龛,佛龛底下两个蒲团。
她不禁问道:“衣食妥当吗?会不会住不惯?”
谢文珺跪上蒲团,掌心合十,默念了句什麽,才道:“此心安处,一切都好。”
怎会住不惯呢?此处远离纷扰,还能常伴阿娘,时时为她诵经祈福,愿她来世顺遂安康。
“只是这里的夜间太过寂静,没有一丝人气,静得叫人心慌。有时午夜醒了,分不清自己在人间还是地府。”
“是鸢容丶黛青伺候得不妥帖了?”
陈良玉话音刚落,鸢容与黛青二人便跪了下去,惶恐道:“是奴婢该死。”
“我也不是这个意思。”
陈良玉有些不好意思,转头看向谢文珺。
“起来罢!”谢文珺道:“她们做事是用心的,只不过,不如你守在榻前那般心安。”
宣平侯府关雎楼的那个雨夜,她睡得无比安宁。
陈良玉望着蒲团上那伶俜的人影,虽万千拥簇,却没由来地孤寂落寞。
“每年的这个时候,如果臣没有公务在身,就随公主来叨扰惠贤皇後几日。”
昔年应下惠贤皇後的承诺,她如今才发觉要做到不是易事。只是每见江宁公主形单影孤,她便心有不忍。
“臣坐门外,守公主一夜好歇。”
作者有话说:谢谢看到这里的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