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这重重宫阙生了恨。
须臾间,他将恨意按捺下去,跃上马背。
***
顼水河上架着一座石桥。
桥下悠悠穿过几艘画舫游船。
画舫游船由来已久,可广泛受人追捧还是宣元二十年的事儿。
那年,倚风阁的名妓秦森森在东府献舞丶斗词,得了老王妃赠一幅“咏雪”,声名大噪。
与才子盛予安留下了一段风流佳话。
一时间,唤起了民间对于“才女”的称羡。
青楼女趁风使舵,纷纷效仿。
画舫游船便是那时候开始盛行的。
画舫布置古朴典雅,文房四宝丶古籍画谱丶琴瑟棋盘一应俱全。谈诗吟词,醉卧听曲。
更有精通琴棋书画的风月佳人相伴。
人向往之,流连忘返。
这个季节乘船赏玩的人少,气温低,河面夜里会结一层薄冰,日头一照,稀碎地漂浮在水面上,被摇着的船桨拨开,随水流飘逐。
谢渲依然穿着那件黑熊皮外氅,坐在船中。
翟吉在他对面坐着。
船上生了几个火盆,炭烧得正旺,一位头戴花冠丶穿着烟萝纱衣丶模样娇美的女子在船头抚琴。
河面吹来的风夹杂着水汽,又湿又冷。
这地方属实不是个好去处,可祺王府周围有人盯梢,府中亦有耳目。
之藩几载,宣元帝今岁突然下旨诏他回宫,十有八九是有意将他软禁在庸都府邸的。
只有这四面都是水的地方,才不担心叫人趴墙角。
倘若真有奇人扒在水底听监听,也挨不住这天气河水的低温,不等爬上岸就浮起来了。
“祺王殿下,”翟吉简明扼要地讲明他邀约谢渲来此的目的,“我可以解开殿下的困局。”
谢渲道:“本王有何困局?”
“殿下已有夺储之力,迟迟按兵不动,并不只为生母尚在宫里的缘故罢?殿下的後顾之忧,是北境陈麟君手里的那二十万大军。”
翟吉还是编着发,发尾缀着珠子,冬衣绣着白鹤冲云的图纹,胸前斜一条白毛领。
“很遗憾地告诉殿下,如今後患可不止陈麟君一人了。”
谢渲:“哦?”
“陈良玉带走了五万兵马,在南洲,且陛下赐了她一道手写谕令,便于她调动南境守军。她们兄妹二人一南一北,南北夹击,殿下有几分胜算?况且,陛下病中,将调度庸都守备军和十二卫府兵的符诏给了陈远清。不除掉宣平侯府,殿下怎能成大业?”
谢渲道:“你又能奈之何?”
“倘若按住陈麟君叫他动不了呢?这些年游牧人也不老实,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缠得陈麟君脱不了身,若此时我大雍愿意点兵再给他找点麻烦,任他有三头六臂,也是顾得了东,顾不了西。”
翟吉手放在炭火上方,手心手背翻了个面。
“只要拖住陈麟君,陈良玉不足为惧,南洲距庸都数千里,消息最快传到她那里也得跑死十来匹马,即便让她得了信儿,也来不及了。”
谢渲道:“即便如你所说,庸都也还有宣平侯坐镇。”
翟吉笑笑,道:“殿下昔日有与太子一争之力,那麽多年的筹谋布局,岂会没有设下暗棋?”
谢渲狐疑,“撺掇本王造反,你居心何在?”
“哪里有什麽居心?我离家多年,也是会想家的。自然是想祺王殿下能高擡贵手,放我归于故国,这是其一。”
“其二呢?”
其二说得上是他与谢渲的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