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地衣赏银没有,偿些别的可以。
马背上的人一个接一个滚下来。
玉狮子甩了甩鬓毛,沿着木栅栏走上一圈,睥睨群雄。
前头的勇士们被摔断了几条胳膊腿儿後,竟无人敢再上场。
谢渊的脸色已经不怎麽好看了。
场下静谧,玉狮子闲庭漫步般在马场中间绕了一圈,始终不见再有人走出来。沉寂须臾,判官眼尖手快,看到梁丘庭起身忙道:“南洲王可要一试?”
梁丘庭面向谢渊行过礼,道:“皇上,南洲乃大凛的属国,小王便是大凛的臣子,一切还是要请天子圣意,小王斗胆问上一句,若我降伏了这畜生,这马是否任小王处置啊?”
谢渊面色稍缓,道:“南洲王若得了良驹,自然听凭处治。”
“好。”梁丘庭到更衣处换身骑射装,擡腿热身。
崖上偏殿门外有几位侍卫把守,殿中有几个侍候茶水的宫女,谢文珺与陈良玉观望马场的地方在偏殿後廊檐下的仙楼,一座很长的八扇楠木屏风将二人所在的仙楼与前面的殿宇隔开。
一位年岁稍长些的宫女走在前方引着殿前的带刀侍卫走到屏风後,侍卫禀道:“长公主,城阳伯呈拜帖,求见大将军。”
得允後,宫女便接过拜帖,绕过楠木,将拜帖呈上来。
八扇楠木屏风将她们二人所在的仙楼遮得密不透风,宫女方一越过那道坚实的屏障,便觉得此处气闷,无端端令人有些脸热,心也燥。可馀光环视,又没有发现有何不妥之处,陈良玉与谢文珺对视而坐,两人中间隔着一张矮几,衣冠正得像是要赶早朝。
谢文珺先看过拜帖,浅看过,三折的硬纸便被陈良玉从手中抽走。
她动作过于顺手丶流畅,一旁侍立的宫女为陈良玉这般失分寸的作为稍稍睁大了些眼睛,此举是非常失礼的,往重了说,违背君臣纲常。
谢文珺似乎不追究,更不在意,甚至有那麽些习以为常。
陈良玉边看边揶揄:“你这地儿也不怎麽隐蔽啊殿下,任谁都知道我回庸都了?那我戴幕笠岂非欲盖弥彰。”
谢文珺道:“倘若一顶幕笠便能叫人认不出你,如何对得起你这般响亮的名声?”
“那还是不要对得起了。”
城阳伯是个暴脾气的本分人,乍一听,脾气暴躁与本分这两个词不相兼容,可却真的叫他一人占两头。
因为国子监与谷家,谢文珺与百官僵持多日,城阳伯没少在其中周旋丶说和,无奈两头都是硬茬,他这个说客难做,三来五去的,便按捺不住暴脾气每日驱车转着圈在庸都骂人,两方的人都骂,那些时日,但凡与这件事有牵扯的官员,见着城阳伯的车骑,皆绕远道而行。
他骂得一针见血。
从文喧逼迫祯元帝谢渊下旨罢女科,到後来矛头指向苍南翰弘书院的谷家,其真实意图无非是为驱逐朝中翰弘党,党同伐异。
城阳伯两边掺和,两边不入夥。
姚霁风的死讯一到,他又辗转多日,两头劝和,僵持多日的事态涣然冰释有他一份功。最终的结果是谷家祖孙三人释罪,赦免国子监学子闹事之罪,灵鹫书院也得以保全。
拜帖是城阳伯为他家小辈送的。
岳家无论是国子监在读的小辈,还是在朝的官员,都没有参与此事,故而陈良玉顾城阳伯三分颜面,城阳伯的拜帖既送至,她没有不见的道理。
谢文珺道:“你不想见,让他走便是。不必勉强。”
“见一见无妨。”
楠木屏风的另一侧背对屏风的中间放置着一把高椅,谢文珺坐在上面,陈良玉则坐在谢文珺身旁的侧椅上。
不多时,方才失手错发一箭的那少年被侍卫带来。
他走近些,才看清这孩子面目英俊,如正在成长中的幼松,由内而外透着正气与不屈,是少见的类型。
岳正阳单膝撑地,张嘴还是刚有变声之兆的少年音,“参见长公主,拜见大将军。”
“何事求见大将军?”
岳正阳唇抿成一条线,鼓了鼓勇气,道:“我想拜大将军为师,保家卫国。”
谢文珺身子往陈良玉那边一歪,肩上的衣料已经贴着陈良玉了。她掩着口,道:“送上门了。”
陈良玉发了一声疑问,“嗯?”
岳正阳看起来有些羞愧,脸埋进衣领,道:“我本想着,骑射夺了魁首再呈拜师名帖给宣平侯府,可是,我分了心…我知道,大将军对学生资质的要求定是极高的,我愿意接受考验。”
陈良玉道:“本将没有收学生的打算。”
岳正阳仍固执道:“我知道,想拜大将军为师定是不易,但请大将军指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