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英嬷嬷去拿碗筷,江月收拾她们的碗筷去了次间。
一时,青璃起身,将他墨色大氅接过,黑亮的皮毛里陷入了雪花,遇暖化水,打湿了外层,青璃让华英嬷嬷将衣服放到熏笼上。
“穆妃赏赐的?”
青璃摇了摇头,“柳贵妃。”
孟青山顿了一下,她何时又和二皇子牵扯上关系?
若是青璃晓得他这麽想,必得又一阵佩服,能直接越过柳贵妃,想起二皇子,必是对柳贵妃的行事通透,可他也不过和她同时进的宫罢了。
青璃没觉得此事可隐瞒,便将前因後果说与他听。
孟青山有些不赞同,二皇子温润如玉的好名声,在京都贵女中极其受追捧,莫不是她也喜欢?她幼时便喜欢这般清秀的书生,他越想心底越冷。
青璃也觉察到他不悦了起来,担忧问道,“可是不妥?”
她眸子清清白白的,反而让孟青山不知如何说起,只从柳贵妃身上说起,“别有居心,不得不防。”
姑母对柳贵妃也是如此评价,若不是此次事情,青璃也不会和柳贵妃有所牵扯。
听此,自是应是。
孟青山看她应得干脆,提起的心稍稍放下,可总觉得在宫内待着不是长久之计。
冬至第五日,明康帝要在太和殿举行祈福活动,祈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所以孟青山要陪着圣上明日待在中和殿阅视祝文,接见百官,他要三日不能见她,今日特地叮嘱她要小心些。
青璃应得干脆,明明她十分谨慎,他却犹不放心。
翌日,凌舒沛并未允出门,青璃也不用再去崇文宫,便让江月拿来画纸,打算将穗子上坠地玉样画出来,可画来画去,要麽觉得流于平常,要麽觉得寓意不够。
“青璃小姐…”珍珠进门俯身,道,“公主无聊,想…邀您过去一趟。”
青璃也觉头脑昏沉,随即搁置下笔,起身喊道华英嬷嬷。
“小姐,公主也就想和您说说话,不用带嬷嬷了。”
珍珠说的着急,屋中一时都看了过来,这仔细一观望,便看珍珠苍白的脸上大汗淋漓,好似大病了一场似的,也不知是风还是错觉,只感觉衣袖微微颤着,看见大家都看向她,嘴角挤了一抹笑。
似笑非笑,怪诞可疑。
青璃顿了一下,吩咐道,“我换身衣裙便走。”
珍珠欲要张嘴,青璃快步进了内室,“很快。”
确实很快,一身樱桃红锦裙,上面金丝线绣着兰花,一艳一雅,动作间仿佛能嗅到一股幽香,珍珠一时看怔了,这种装扮素来是公主的偏好,没想到她穿上,比之公主更多了一份娇媚。
“怎麽,不急了?”青璃反问了句。
珍珠惶惶回神,深深看了一眼,张口无言,转身在前面引路。
瑶华宫,宫门敞着,空荡荡地,明显有异样,珍珠担心地看着她,又惶恐想着她若是不进去要如何劝服威胁,没想到她脸上始终平平的,步履从容地进了屋子。
屋内门窗紧闭,层层帐幔垂下,遮住了内里的情形。
青璃吩咐道,“去看看情况。”
珍珠心底又是着急,又是愧疚,左右观望了下,生怕动作触怒,伤了公主,无措之下,眼泪几乎奔涌而出。
“去看看公主如何了。”
又一声镇定地吩咐,珍珠心神凛了一下,到了此时,她依旧不疾不徐,丝毫不见慌张,再看她繁复的发髻上,是前几日公主相送的步摇,不知为何,珍珠觉得此时的她和公主有些相似。
心中冒出一个想法,震惊之下,眼泪彻底流了出来,珍珠刚才心生威胁,眼下只恨不得给自己两个耳光。
终是咬咬牙,走向内室,一层层帐幔挂起,外面的光投在安稳躺在床上之人的时候,青璃肩膀微微放松了些。
床後,响起极轻的脚步声,沈永宁现身,狞笑着望来,她墨发轻挽,露出晶莹的肌肤来,眉眼依旧多情,只是此刻其中掺杂着厌恶,多了些锐利。
他竭力擡了擡身子,可当初长枪将他骨头砸裂,他只能佝偻着身子,如低贱的奴才,如卑劣的野狗。
他面目狰狞,嘴角可怖的笑,青璃即使做好了准备,依旧冷的颤抖。
深入骨髓的阴冷和下意识的反感,她怎麽可能会忘,只是可惜,定西王府满门抄斩,到底有了漏网之鱼。
沈永宁眼光几乎贪婪地放在她脸上,当初是他先看上的,不过定西王权势滔天,岂容他一个小小谋士说不,他以为定西王很快便会厌烦,只是没想到她盛宠不衰,不过到底让他发现她始终不愿,而且存着逃离的心思。
连着他都没想到,居然她成了定西王府衰败的关键,真让她逃了出来。
不过他也得老天垂怜,被孟青山那杆银枪射出定西王府,没被那场灾祸殃及。
“好久不见。”
“沈大人,别来无恙。”
沈永宁好似听到笑话,无声哈哈笑着,粗喘的气呼哧着,“不亏是能从雁门城逃到京都的人,这般淡定,在下佩服。”
“沈大人,居然也来了京都,不知是探亲访友还是报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