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苏念活在一种极度的忐忑之中。
她像一只惊弓之鸟,任何来自李将来的风吹草动都能让她心惊肉跳。
她手机常年静音,却总忍不住反复解锁看消息,生怕错过他的信息,又怕看到他提起房产中介的字眼。
路过工作室时,远远看到他的身影就赶紧绕路走,连眼神都不敢跟他对视。
她害怕他追问资金的来源,更害怕他用那种洞悉一切的眼神,平静地注视着她,仿佛在等待她自行坦白。
然而,李将来的行为却与她预想的截然不同。
他没有再提起任何相关的话题,态度甚至比之前缓和了一些,不再是那种纯粹的、公式化的冰冷。
他会就工作室的项目与她正常交流,语气平稳,偶尔在讨论技术方案时,还会像以前一样,主动征询她的意见。
但这种“正常”,反而让苏念更加不安。
它像暴风雨前的宁静,平静得诡异,让她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暗处盯着自己,就等某个时机戳破一切。
这天晚上,窗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带着刺骨的寒意。
苏念因为修改一个紧急的ui适配问题,独自在宿舍加班到很晚。
当她终于搞定,揉着酸胀的眼睛准备休息时,手机屏幕突然亮了。
是李将来来的消息。
李将来:「睡了吗?」
简单的三个字,让苏念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她盯着屏幕,手指僵硬得不听使唤,不知道该如何回复——他很少会在这么晚的时候主动联系她。
就在她犹豫不决时,又一条消息跳了出来。
李将来:「新项目的核心算法遇到个瓶颈,卡了好一会儿。想到一个思路,需要验证前端交互的可行性,你方便现在看一下吗?文件你。」
后面跟着一个压缩包。
理由充分,挑不出一点错,完全是工作范畴内的紧急求助。
苏念看着那条消息,心里纠结得厉害。
理智告诉她,应该拒绝,应该离他远一点,尤其是在这个容易让人卸下心防的雨夜。
可情感上,她却无法对他的“需要”视而不见。
更何况,这是他们共同梦想的,她没法眼睁睁看着项目卡壳。
最终,责任感和对他的无法割舍,战胜了恐惧。
苏念:「还没睡,我看看。」
她快回复过去,然后下载了文件包。
点开文件,里面是复杂的算法逻辑描述和初步的交互流程图。
李将来标注出的问题点确实很关键,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用户体验根基。
苏念立刻被吸引了进去,暂时忘记了之前的恐慌,全身心投入到技术问题本身。
她仔细研究着流程图,尝试理解他的算法思路,脑海里不断构思着与之匹配的前端交互方案。
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她下意识地就想消息问他。
可就在她组织语言的时候,手机屏幕再次亮起,显示“李将来邀请您进行语音通话”。
苏念的心脏猛地一跳!
语音通话?
这意味着实时交流,意味着她没法通过文字隐藏语气里的慌乱。
在这样寂静的雨夜,他的声音会通过听筒直接传入耳中,带着无法预测的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