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用“天作之合”来形容,足见其对这味引进药材价值的肯定。
沈懿心中了然。
前世宫廷贵胄,阴虚内热者比比皆是,若用红参、高丽参等温补之品,常致虚火更炽,口舌生疮。太医们常以沙参、麦冬、石斛等滋阴,配少量太子参益气,虽有效,但起效较缓,对于急重或需长期调养者,终有力弱之感。这西洋参,凉补兼施,恰似一股清泉,可解此困局。她仿佛看到北美幽深的丛林里,那些叶片独特的植物,被慧眼识珠的探险者现,最终成为东方药柜中的新贵。
“再者,便是这‘颠茄’及其提取物阿托品。”
刘飞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带着对药物力量的敬畏,“此乃原产欧洲及西亚的有毒植物,全株剧毒!其浆果乌黑诱人,却可致命。然而,现代药理学从中提取出生物碱‘阿托品’。此物作用极为强大,能阻断‘乙酰胆碱’这一神经递质的作用,从而产生解除平滑肌痉挛如胃肠绞痛、肾绞痛、抑制腺体分泌如麻醉前给药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散大瞳孔眼科检查、兴奋呼吸中枢抢救有机磷中毒等多重效果。其药效之强、作用范围之广,堪称现代医学的‘急救重器’!虽然毒性巨大,需严格控制剂量,但它在急救医学中的地位无可替代。这是西方现代药理学从剧毒植物中‘点石成金’的经典案例!”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对科学力量的赞叹。
沈懿的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剧毒之物提炼救命之药?
这思路与她所学“毒理”何其相似!
前世她亦用有以毒攻毒之法,如用砒霜治疗疟疾、用马钱子治疗风湿顽痹等。
这颠茄提炼的阿托品,竟能广泛应用于急救?
看来,这个世界对毒药精准控制剂量亦是前,她竟然感到一丝挫败感和危机感。
“还有那‘印度蛇木’……”
刘飞继续列举:“其根中提取的‘利血平’,是早期有效的降压药,能显着降低高血压这一‘无形杀手’的危害。以及‘毛地黄’……”
他指了指自己心脏的位置:“从中提取的‘洋地黄毒苷’类物质,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强心药物,能增强心肌收缩力。这些原生于异域的植物,其有效成分被现代科技提炼纯化,针对性地作用于人体的特定器官、特定受体、特定生化通路,开创了‘靶向治疗’的先河。它们带来的,不仅是新的药物,更是一种全新的、基于微观结构和生理机制的治病思维。”
他侃侃而谈,如数家珍,为沈懿打开了一扇通往现代植物药理学广阔天地的大门。
这些名字、这些作用机制,对沈懿而言既陌生又充满吸引力。她看到了一个迥异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入脏”的庞大体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她的思考并未止步于新药的引入。她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更深层、也更切身的疑惑。她端起微凉的茶碗,轻啜一口,目光如清泉般投向刘飞。
“刘教授所言异域新草,开我眼界。然另有一惑,萦绕心头。”
她放下茶碗,指尖轻轻点在石桌面上:“同一种本草,古时生于深山大泽,餐风饮露,承天地灵气。今日或栽于温室暖棚,施以化肥药剂,生成。此二者,名虽同,形或似,其内在药性精微,可还如初?譬如那当归,古之秦归生于陇西苦寒之地,根茎虬结,药力雄浑沉厚。今之栽种者,肥大光洁,其补血调经之效,可还存几分古意?其‘引血归经’之灵动,可曾被那催生之‘力’所僵化?”
她的问题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刘飞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这触及到了现代中药栽培学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核心矛盾!
他深吸一口气,神情变得无比严肃,带着学者面对复杂问题的审慎:“沈同学此问,直指要害!这正是当代药用植物研究与质量控制面临的巨大挑战——道地性变迁与药效物质的稳定性!”
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快调出几张图表和照片,展示给沈懿看:“以你提及的当归为例。古之‘秦归’特指产于甘肃岷县、宕昌等地高寒阴湿山区的野生或仿野生种植品。现代研究证实,其有效成分如阿魏酸、藁本内酯、挥油等的种类和含量比例,与土壤成分、海拔ooo-ooo米、气候昼夜温差大、光照适中、生长年限通常需-年密切相关。这种独特的‘道地环境’,赋予了它区别于其他产区当归的卓越药效,它补血而不滞,活血而不伤,润肠通便之力也更为和缓持久。”
屏幕上,一张照片是生长在云雾缭绕、乱石嶙峋山坡上的野生当归,植株矮壮,根茎扭曲遒劲,带着一种野性的力量感。另一张则是大片平整药田中整齐划一、根茎肥大白皙的栽培当归。
“然而……”
喜欢重生之我是神医请大家收藏:dududu重生之我是神医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