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重生之我是医生 > 第7章 换地(第2页)

第7章 换地(第2页)

但沈懿知道,以阮晴的手腕和背后的资源,她所谓的“读书”和“投资”,绝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飞机跨越浩瀚的大西洋,最终降落在米国波士洛根国际机场。

有阮晴的私人飞机和特殊通关渠道,沈懿的入境异常顺利,没有任何盘问和阻碍,仿佛她只是一个普通的留学生。

踏上米国的土地,一种与博林截然不同的氛围扑面而来。更加开放,更加喧嚣,也更加……直接。

沈懿深吸一口气,将博林的惊险和阮晴带来的谜团暂时压在心底。

无论前方有什么,她必须先站稳脚跟。

哈弗医学院,这座世界顶级的医学圣殿,以其古老的砖红色建筑、严谨的学术氛围和无处不在的精英气息迎接了她。

她的新身份是来自吉国的交流学者,拥有夏里特医学院和“gpx-o”项目的耀眼背景,使她得以免去许多繁琐环节,直接进入一个专注于神经药理学和转化医学研究的顶尖实验室。

她的新导师是一位米籍华裔女教授,陈薇,以思维敏锐、要求严格着称。

陈教授对沈懿的研究背景很感兴趣,但也明确表示,在这里,一切靠实力说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懿再次投入到高强度的学习和研究中。

哈弗的节奏比夏里特更快,竞争更加激烈,汇聚了全球最聪明的大脑。

她需要快适应米国的科研体系、文化差异以及更加直接的交流方式。

语言不再是主要障碍,但思维的碰撞和理念的差异无处不在。

她延续了在吉国的融合思路,但在哈弗,她更侧重于将传统草药毒物中的活性成分,用最前沿的分子生物学、结构药理学和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等手段进行深度解析和优化。

她提出的想法往往大胆而新颖,但辅以扎实的实验数据和严谨的逻辑,很快赢得了陈教授和团队成员的尊重。

她依然保持低调,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实验室和图书馆,像一块海绵一样疯狂吸收着新知识、新技术。

偶尔,她会想起阮晴的话,对实验室里某些涉及军事医学或与大型药企生物技术公司合作的高度保密项目,多留了一份心眼,但她并不急于动作,只是默默观察。

与此同时,阮晴也在不远处的费城,沃尔商学院里,开始了她的“学业”。

她似乎如鱼得水,很快就成为各种派对、沙龙和商业会议的常客,身边围绕着各式各样的精英人士、华尔街新贵和世家子弟。她的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光鲜亮丽的生活照、高端论坛的合影以及对金融市场看似犀利又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点评,完全符合一个野心勃勃、享受生活的富家千金形象。

但沈懿知道,这绝非阮晴的全部。

她们之间保持着一种极其隐秘和偶尔的联系,通常是通过加密的信息应用。

阮晴会时不时来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财经新闻或社交八卦,但沈懿总能从中解读出一些关于某些公司动向、资金流动或潜在目标的暗示。

阮晴似乎在用她的方式,向沈懿展示着她的价值和信息网络。

有一次,阮晴甚至“无意中”提到,她投资了一家初创的生物技术公司,而那家公司恰好与沈懿实验室的某个合作企业是竞争对手。

阮晴笑着说:“说不定以后还需要沈大科学家帮我看看他们的技术到底靠不靠谱呢?”

沈懿没有回应,但她知道,阮晴正在悄无声息地将她的金融网络与沈懿的科研领域进行编织和重叠。

这种看似随意的“合作”邀请,或许就是阮晴所说的“更符合兴趣”和“更自由”的方式。

两个同样来自东方、同样背负着秘密、同样才华横溢却又目的不同的年轻女子,在异国的土地上,以各自的方式扎下根来,一个在医学的象牙塔里默默积蓄着尖端力量,一个在金融的名利场中编织着无形网络。

她们的关系微妙而复杂,似友非友,似敌非敌,建立在相互试探、相互利用又或许有一丝难以言说的、同为“异乡孤鸟”的奇特共鸣之上。

沈懿站在哈弗医学院图书馆的窗前,望着窗外查尔斯河的落日余晖。

博林的危险似乎暂时远去,但新的环境意味着新的挑战和未知。

阮晴的出现,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搅动了局面,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她知道,新的这场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她需要更快地强大起来,不仅要精通学术,更要读懂这里的规则,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包括那个让人捉摸不透的阮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