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有能力,有毅力,便可循着这“读书”之阶,攀上任何想要的高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种自由,这种可能性,如同浩瀚无垠的星海骤然展现在她面前,让她沉寂了两世的心湖,掀起了滔天巨浪!
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这个时代,对她而言,是何等的……慷慨!
何等的……充满机遇!
恰在此时,植物学家刘飞的到来,更被她视为冥冥之中的指引。
他带来的,不仅仅是关于草木变迁的知识,更是一扇通往现代科学体系——尤其是与她的药道、医道、毒道息息相关的生物学、植物化学——的大门!
老天爷,果然在帮她!
……
于是,清风观的后院石桌旁,便出现了一幕奇景。
林羽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强打精神,指着摊开的数学课本,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所以,这个二次函数,图像是抛物线,顶点坐标公式是-ba,ac-ba,对称轴是x=-ba……”
他一边讲,一边偷瞄对面坐着的沈懿。
沈懿坐姿笔直,目光沉静如水,落在那些复杂的符号和图形上。她并未像普通学生那样急着记公式,而是手指在石桌上无意识地划着,仿佛在勾勒某种无形的轨迹。
“顶点……”
她轻声重复,随即抬眼,目光锐利如电:“此‘顶点’,是否如同太极图中阴阳流转的极点?函数值变化至此,由增转减或由减转增,如阴阳互化之临界?其对称轴,是否暗合‘中正’之道,万物运行皆有其轴?”
林羽:“……???”
他张着嘴,脑子里一片空白。
二次函数跟太极图有什么关系?顶点怎么就阴阳互化了?
这思维散得也太离谱了吧!
然而,就在林羽以为沈懿在“胡思乱想”时,她却又低下头,刷刷几笔,竟将一个复杂的二次函数应用题,用他刚讲的公式结合自己“临界点”的理解,解得清晰透彻,步骤简练得惊人!
更可怕的是,她做完后,蹙眉道:“此题解法虽通,却显繁琐。若引入导数概念,求其导函数零点,是否更为直接?此‘导数’是否便是你前日所言,描述变化快慢之‘瞬时度’?”
林羽彻底石化!
导数?!
那是高二下学期才接触的内容!
他昨天只是随口提了一句“函数变化率”的概念,她竟然就记住了名词,并且瞬间联想到应用?!
物理补习更是惨烈。
讲到牛顿第二定律f=a,沈懿沉吟片刻,忽然道:“此力、质、变之关系,与道门‘气’之运化,似有相通。‘气’行于经络,鼓荡脏腑,生力量,作用于有形之体,方使其动。若‘气’滞则力衰,体僵则难动。此公式,莫非是以数理格‘气’与‘形’互动之律?”
她甚至开始尝试用丹田气息的流转来模拟物体受力后的加度变化。
林羽听得头皮麻,感觉自己的物理世界观正在被强行和玄学融合!
但更让他崩溃的是,沈懿在理解了基本概念后,解题思路往往别出心裁,甚至能一眼看穿题目陷阱,用最简洁的方法直达核心。
他精心准备的“难题”,在她面前如同纸糊的堡垒,一触即溃。
补习化学时,他讲到原子结构、分子键合,沈懿的眼神更是亮得惊人:“万物皆由微尘就是原子构成?其结合分离,竟有如此精妙定则?那丹药炼制中,‘君臣佐使’之配伍,药性相生相克,是否亦为微尘层面之‘键合’与‘反应’?硫磺伏火,硝石升华,莫非便是此等反应之显化?”
她甚至开始向刘飞求证,古代炼丹术中的某些现象能否用现代化学原理解释,问得刘飞这位植物学家都常常需要翻书查资料才能回答。
连宋尧也跑来加入补习队伍,负责其余的科目。
沈懿的记忆力堪称恐怖,一篇文言文或英语课文,通读一两遍便能流畅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