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国的医学生实习有着严格的规定。她不能独立行医,不能开具处方,一切诊断和治疗行为都必须在持有正式执照的主治医生或住院医师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她的日常工作包括。
书写病历,详细询问病人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形成初步诊断印象,供上级医生参考。
跟随查房,跟随主治医师或住院医师团队巡视病房,汇报所负责病人的情况,聆听上级医生的分析和决策。
执行医嘱,在监督下进行简单的操作,如抽血、换药、缝合浅表伤口,协助进行一些小型操作。
参与抢救,在团队中担任辅助角色,观察学习,或在人手极度紧缺时,在严格监督下执行一些特定任务。
……
急诊科的工作如同永不停歇的漩涡,车祸伤、心脏病作、药物过量、街头斗殴……各种状况层出不穷。
沈懿凭借其扎实的理论基础、强的学习能力和冷静的头脑,很快就能跟上节奏,书写病历条理清晰,体格检查细致到位,甚至能偶尔提出一些让住院医师眼前一亮的见解,赢得了科室里一些医生和护士的好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她的目标并非在此。
急诊科接触面虽广,但病人流动性太大,难以深入,更无法接触到医院更深层的运作,尤其是与奎恩生物科技合作的那些“特殊项目”。她需要一个支点,一个能让她摆脱这种边缘化轮转的契机。
这个机会很快来了。
在她进入急诊科实习的第三天上午,护士站传来消息,之前她救下的那位duho官员,戴维·科尔曼先生,苏醒了,并且生命体征稳定,已经从icu转入了普通病房。
沈懿立刻意识到,这是她等待的机会。她向上级住院医师简单汇报了情况,理由是“想去跟进一下之前参与急救的病人的后续情况”,获得了短暂的探视许可。
她走进病房时,戴维·科尔曼正靠在床头,脸色虽然还有些苍白,但眼神已经恢复了清明和锐利,带着一种久居上位者特有的审视感。
埃文斯医生正在向他交代注意事项。
看到沈懿进来,埃文斯医生笑着介绍:“科尔曼先生,这位就是沈懿,我们哈弗医学院的优秀实习生。那天情况万分危急,多亏了她那……呃,非常规但极其有效的紧急处理,为您后续的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戴维·科尔曼的目光立刻聚焦在沈懿身上,带着真诚的感激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沈医生?非常感谢你。我听说了,那天的情况非常凶险。”
他的声音还有些虚弱,但吐字清晰。
“您太客气了,科尔曼先生,这是我应该做的。”
沈懿谦逊地回答,走上前,看似例行公事地检查了一下床边的监护仪数据,又温和地询问了几句他现在的感觉。
在埃文斯医生转身去写记录的时候,沈懿俯身,假装为戴维调整了一下输液管的度,用极低的声音,以只有两人能听清的音量快说道:“科尔曼先生,您当时的症状非常典型,突性全身紫绀、去大脑强直抽搐、伴有苦杏仁气味分泌物……这在标准医学教材里,是急性氰化物衍生物中毒的经典表现,而非自然疾病。”
戴维·科尔曼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他看向沈懿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锐利,如同鹰隼。他能坐到duho高官的位置,绝非庸碌之辈,瞬间就明白了沈懿话语中蕴含的惊天信息——他不是突急病,而是被人投毒!而且是在这家医院里!
他目光飞快地扫过病房角落的摄像头,以及门外隐约的人影,脸上却没有露出任何异样,只是对着沈懿微微颔,语气依旧平静:“是吗?看来我真是运气不好,遇到了这么罕见的‘急症’。也多亏了沈医生你经验丰富,判断准确。”
他没有追问,也没有表露任何震惊或愤怒。这种老练的应对,让沈懿心中一定。她知道,对方听懂了她的暗示,并且立刻意识到了环境的危险性。
两人心照不宣,接下来的对话完全变成了标准的医患交流,关于恢复情况、饮食注意等。沈懿适可而止,没有再多说一句涉及投毒的话。
戴维·科尔曼在医院又“象征性”地观察了两天,配合完成了所有的“常规”检查,结果自然是“未现明确中毒源”,以“罕见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并脑病”草草结案,便以公务繁忙为由,坚决要求出院。
出院当天,戴维的秘书找到了正在急诊科忙碌的沈懿。
“沈医生,科尔曼先生非常感谢您的救命之恩。他明天晚上在家中设下便宴,希望您务必赏光,给他一个当面致谢的机会。”
秘书递上了一张精致的邀请函,地址是上东区的一处高级公寓。
沈懿看着邀请函,心中了然。
医院不是说话的地方,戴维·科尔曼选择了更安全、更私密的场所。
“请转告科尔曼先生,我很荣幸。”
沈懿接过邀请函,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属于一个受到重视的实习生的荣幸笑容。
喜欢重生之我是神医请大家收藏:dududu重生之我是神医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