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重生之我是神医免费漫画 > 第99章 顶替(第2页)

第99章 顶替(第2页)

“不错。”

清风道长颔:“医之道,在人,在病,在天地自然。困守书斋与观中,终究是隔了一层。你我师徒二人,此番便做一对云游医者,悬壶济世,也让你这身本事,真正在活人身上历练一番。”

沈懿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期待与激动。这远比直接进入大学课堂更吸引她。

她重重点头:“弟子愿往!”

简单收拾好行囊,带上必要的银针、艾绒和一些亲手炮制的急救药材,师徒二人便锁了观门,将观中事务暂托于几位信得过的居士和科研基地的负责人,飘然下山而去。

他们没有固定的目的地,随风而行,随缘而止。

一路上,或是徒步于山野乡村,或是搭乘顺路的驴车、班车,深入那些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偏远之地。

清风道长仙风道骨,沈懿清丽沉静,这一老一少组合本身便引人注目。

他们往往在村头一棵大槐树下,或是在乡镇的集市角落,简单地摆开一个“义诊”的牌子,便开始了行医。

起初,人们见他们组合奇怪,尤其是沈懿太年轻了,又无医院诊所的招牌,多是观望怀疑。

但清风道长往往只需三言两语,或是为某个顽疾老人切脉后准确道出隐疾症状,便很快打消了人们的疑虑。

沈懿则在一旁协助,记录病案,抓药配药,动作麻利精准。

很快,这对“神仙似的师徒大夫”名声便传开了。

求医者络绎不绝。

沈懿在此过程中,真正将理论与实战结合。

她见到了课本上未曾详细描述的复杂病容,体会到了地域、气候、生活习惯对疾病形成的深刻影响。她亲眼看着师父如何用最普通的几味草药,巧妙配伍,化腐朽为神奇,治愈疑难杂症;也学习如何与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病患沟通,安抚他们的焦虑,取得他们的信任。

她处理的第一例急症,是一个在山中砍柴时被毒蛇咬伤的农户。伤者被抬来时,小腿已肿胀黑,意识模糊。村民慌乱无措。她立刻上前,冷静地检查伤口,通过询问和伤口形态辨认毒蛇种类,迅取出银针,刺穴放血,阻遏毒液上行,又飞快地从药囊中取出自制的蛇毒药散,内服外敷双管齐下。

整个过程快、准、稳,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待清风道长闻讯赶来时,伤者的情况已然稳定。老道看着徒弟沉稳的手法,眼中满是赞许。

还有一次,在一个偏僻的村落,他们遇到一个高烧抽搐、已被当地赤脚医生判定“没救”的孩童。

沈懿仔细诊察后,现是罕见的热毒内陷,并惊风。她果断采用古法刺络放血结合重剂清热解毒方药,日夜守候,亲自煎药喂服,硬是将孩子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孩子父母感激涕零,几乎要跪地磕头。

这些经历,远比任何模拟病例都更加深刻。

她不仅运用医术,更运用着内心的强大与悲悯。她看到疾病带给贫苦百姓的绝望,也看到康复后那由衷的、最质朴的喜悦。

这一切,都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让她对“医者”二字的重量,有了更深的理解。

旅途之中,师徒二人风餐露宿是常事。

有时借宿农家,有时便在山野破庙、甚至露天席地而眠。但他们也领略了常人难以得见的美景。

云海日出、璀璨星河、深涧幽兰、奇峰怪石……

清风道长时常借此指点她辨识沿途所见的花草药材,讲解它们在不同地域环境下的药性变化,以及如何顺应天时、地利来采集和运用它们。

“用药如用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彼’,不仅是病邪,亦是这天地四时、山川草木。”

老道如是说。

沈懿深深记下。她的药囊愈充实,她的见识也愈广博,玄玉印记也越充盈。

她甚至会在沿途现一些罕见的草药,小心采集,或留种,或炮制,收入行囊。

这一路,既是行医路,也是修行路,更是求学路。

她手中的银针愈沉稳,开出的方子愈灵动老练,望气的功夫也愈精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身上那份少女的青涩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包容、可堪信赖的医者气度。

游历数月,他们踏过了数省之地,救治了无数病患。

直到秋风再起,师徒二人才结束了这段意义非凡的云游之旅,返回了清风观。

观中山色依旧,但沈懿的心境,已截然不同。

她身上多了风尘之色,眼神却更加明亮深邃,仿佛装下了万里山河与众生百态。

返回清风观稍作休整后,沈懿便开始着手准备前往京市的事宜。算算时间,高考录取工作早已结束,各大学的新生报到也已陆续开始。她虽对自己的分数极有信心,但迟迟未收到京市医科大学的正式录取通知书,心中不免掠过一丝极淡的疑虑。

山间通信不便,或许有所延误?

她如此想着,并未过于焦虑。

然而县城里好多同龄的学生都已经开学了,她这才察觉不对劲,于是决定直接前往京市查明情况。

临行前,她与清风道长告别。

老道抚须叮嘱:“京市繁华,亦多纷扰。谨守本心,遇事不惧,凡事三思。”

“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沈懿恭敬行礼,背上简单的行囊,再次下山。

一路辗转,抵达京市时,已是九月下旬,各大学府早已开学月余。京市的繁华喧嚣与清风山的清幽静谧恍若两个世界。

沈懿无暇他顾,按照招生简章上的地址,直接找到了京市医科大学教务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