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法不轻传是什么意思? > 第74章 人力危急(第1页)

第74章 人力危急(第1页)

送走最后一位宾客,陈飞独自登上风雨楼顶楼。

寒凉的夜风扑面而来,吹散了他微醺的酒意。

月光如水银般倾泻,照亮了不远处新修的银库——

那冰冷的建筑在夜色中静静蛰伏,如同蓄势待的巨兽。

一件外袍轻轻披上他的肩头。

陈云走到他身侧,望着弟弟沉静的侧脸,问出心中盘桓已久的疑虑:

“老三,烤鸭、玉冰烧这些秘方都是能下金蛋的母鸡,你真舍得把代理权分出去?”

陈飞的目光依旧凝视远方,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格外清晰:

“大姐,独木难成林。将方子捂在手里,或许能富甲一方,但格局终究有限。”

他转过身:“唯有借助这些商界翘楚的渠道,我们的货物才能行销神州的每个角落。

我们看似让出部分利润,实则获利不是在镇北县这一小片天地可比的。”

他的语气变得坚定:“况且,镇妖军要想壮大,需要海量资金和人流。

这些合作,就是引来活水的最好渠道。”

陈云看着弟弟挺拔的背影,恍然间明白了他的雄心。

翌日,陈府议事厅内,谈判由长袖善舞的陈云主导。

经过一整日的激烈磋商,直至华灯初上,协议终于落定:

钱老板获得了“玉冰烧”在京城及周边三州的独家代理权,批订货五千坛;

赵掌柜拿下了“风雨楼”烤鸭在江南道的总代理资格;

而实力最为雄厚的孙客商,则投入八十万两白银参与镇北坊市建设。

“他们居然真的谈成了?”李家老太爷手中的玉扳指差点滑落,

“这些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陈家到底许了什么好处?”

他瘫坐在太师椅上,多年来建立的自信开始崩塌。

海量资金如开闸洪流,汹涌注入这片土地。

龙江岸边的荒地上,一夜间立起连绵工棚。

叮当的敲打声与嘹亮的号子声从清晨响到日暮,不绝于耳。

“爹,我去上工了!”一个青年系紧崭新的腰带,精神抖擞地冲出门。

老石匠父亲也背起工具箱,朗声笑道:“同去同去!坊市工期紧着呢!”

泥瓦匠、木匠成了最抢手的人才,连只会出苦力的壮汉也能找到合适的活计。

妇人们则被组织起来,有的为工地准备饭食,

有的进入新设的制衣坊、食品坊做工。

铜钱,开始涓涓不断地流入寻常百姓家。

这股蓬勃的气象在镇妖军驻地同样明显。

随着妖兽材料价值的提升,将士们的伙食悄然改善,大量肉蛋持续运入军营。

县衙后堂,唐知县看着户房呈上的市税简报,

指尖轻触那个比去年同期翻了两倍的数字,半晌无言。

“东翁,”师爷低声道,

“如此繁荣实属难得,只是这银钱流动之巨,民生变化之,闻所未闻啊。”

唐知县意味深长地叹道:

“百姓有活计,商户有营生,府库税收充盈,这本是求之不得的太平盛景。”

他话锋微转,流露出些许隐忧,“只是,

这拉动盛景的,非官府政令,乃是一家之力。福兮?祸兮?”

他随即沉声吩咐:“传话下去,县衙各房务必全力配合春耕及坊市建设。

刑房、捕快要加派人手巡防,确保市面安稳。”

然而,在三大家族的高墙内,气氛却凝滞压抑。

“疯了,都疯了!”王家主看着账房简报,手指不住抖,

“那些泥腿子居然敢进布庄扯好布,去肉铺买肥膘了!”

李家老太爷的庭院里,几位依附李家的乡绅地主愁眉苦脸地诉苦:

“老太爷,陈家开的工钱太高,我家佃户快跑光了!春耕在即,这地谁来种啊?”

李家老太爷面沉如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