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来,石盘的变化都落在青溪坳人眼中。
年轻的采药人李三压低声音,对同桌的几位修士说道。
“你也感觉到了?”旁边打铁的赵莽放下茶碗,
“前天我请他给李员外家那两亩青芽稻施蕴灵术,那感觉——
嚯!跟泡在仙水里似的,稻苗眼见着就挺直了!”
对面坐着的老王神秘兮兮地接话:“这算什么?
上个月我家那头老黄牛,不知从哪儿误食了断肠草,眼瞅着就不行了。
我急得没法子,硬着头皮去求石前辈。”
他顿了顿,见众人都竖起耳朵,才继续说道:“你们猜怎么着?
石前辈就用了半柱香的功夫,手上泛着那种。。。
那种特别柔和的绿光,在牛肚子上一抚,再喂了几味寻常草药。
嘿!第二天那畜生就能站起来吃草了!”
茶摊老板娘正好过来添茶,听到这儿也插嘴道:
“要我说啊,石前辈这是修为大进了!
前几日他来喝茶,我瞧着他气色都比以前红润多了,走路都带着风呢!”
众人纷纷点头,望着石盘那间简陋小屋的方向,眼中满是敬佩与好奇。
石盘自己更是感受深切。
停滞多年的修为终于松动,一举踏入了筑基四层。
而对《长春功》中关于“滋养”、“生机”、“治愈”部分的理解,也越纯熟透彻。
他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这份能力,换取更多的报酬或人情。
日子依旧清贫,但心底却莫名多了几分踏实与从容。
石盘对《长春功》的运用频率和理解深度,远寻常修士。
为了在贫瘠的灵田上保证收成,同时节省每一丝来之不易的真元,
他几乎将功法里每一个涉及滋养、聚灵、催生的法门都琢磨到了骨子里。
“这一缕真元,若是再柔和半分,渗透得更缓一些,是不是就能省下一点,多滋润一株稻苗?”
“蕴灵术凝聚的木灵之气,对青芽稻的抽穗有益,但这比例该如何精准控制?”
……
长年累月在这种“锱铢必较”下的实践与思考,让他对《长春功》的理解,
早已越功法本身,触及了许多功法创造者都未必深入探究的细微应用领域。
因此,当他获得完整版《长春功》时,
就像是给一座早已被他夯实到极致的地基,瞬间补全了上方的建筑蓝图。
以往那些凭借经验摸索出的“土办法”,在完整功法的理论支撑下,纷纷得到了印证和升华,融会贯通。
某个万籁俱寂的夜晚,石盘如常打坐,将《长春功》运转到极致。
心神完全沉浸在与周围草木生机共鸣的玄妙状态中。
就在这时,异变生了!
识海内,那部由灵境拓印而来、原本散落各处的《长春功》信息碎片,
仿佛受到无形之力的牵引,开始缓缓汇聚、交融。
过往无数个日夜在田间地头的反复运用、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琢磨,
此刻都化作了最精纯的养分,滋养着这些信息。
当他从深沉入定中醒来,震惊地现,
识海中央赫然悬浮着一枚通体青翠、流光溢彩的玉简虚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