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潜高坐其上,神思难辨,气氛安静了几秒,而后一沓奏折被怒火砸下。
奏表纷飞,百官请罪。
南潜怒火中烧,“你是说百姓要你活,朕却要汝亡?罪在朕,而不在你”
茗城知府惊诧抬头,圣人懂我不是!不是不是不是……他不是这个意思
“陛下统治宇内,前有水患,后有旱灾,劳心费神,辗转难眠。臣观陛下圣颜,不过两年未见,陛下为国为民之忧思已然挂上两鬓。”
茗城知府脑子‘嗡’一下就开始硬启动,他智慧的言论普照大殿,以至跪着的众上官都在心里直呼:学到了!真的学到了!!
心内小人奋笔记录,虽然百分百概率一辈子用不上,但我也要学。
记录第一章,写下——别说圣人老,那是为国事操劳……
贴心的言论还在继续,“陛下不知,罪臣返京时茗城百姓都未来送别,他们这是信任京都,信任圣人一定有所作为啊!”
南潜质疑的同时,他仿佛又看到了百姓自信地对知府,或是说,对朝廷的信任。
临别赠言不必多说,因为圣人有心,一切自有评判
不一样了,一切都不一样了。
南潜面色稍霁,“朕肯定不会放弃任何一位百姓。”
茗城知府高呼,“圣上英明!这是俞朝之幸,百姓之幸。”
还在跪着的百官微微侧头,面面相觑。
学到了吗?
学到了。
知识的香气扑面而来,某…受益匪浅。
气氛好转,南潜也适时将话题引到百官身上。
他们知道旱情严峻,但久居京都的人对于这些是没有画面的。
茗城知府出逃,推一知三,一通百通。
眼下再不想出办法,他们这官位也就坐到头了。
众人集思广益,给出解决方案。方案完善后,针对财政钱款,大家有话直说,尤其以户部尚书为,自言捐款。
一个带头,众人随从。
事情在茗城知府回京请罪的这一天有了转机,上行政策一朝下,钱款随后,三州附近州府迅接应。
散朝后,大家看着无事的茗城知府心内感慨。
这样的感叹在户部也有生,王不乐昼夜不休,已经上了好几天的值。
看到众人讨论这件事,他哼笑一声。
天真
茗城知府本就是陛下信任的人,连接元州和朔州的关口怎可交予所谓‘外人’。
那不是外人,自然就是圣人的人。
这样的戏码,半真半假,作为观众的他们看看就好,当真就是真蠢了。
试想陛下若真是大怒,项令其怎么可能还有机会在大殿上辩驳。
拉下去,降监牢,一气呵成,还免了烦忧。
喜欢逆贼竟是我自己请大家收藏:dududu逆贼竟是我自己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