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大槐树下的人是什么意思 > 第129章 王瑞芝的决定(第1页)

第129章 王瑞芝的决定(第1页)

日夜兼程的走了两天一夜。赵启明在第二天快黑过来的时候到了村口口起。

村口上早就有好事无聊的村民在等着了,远远看见赵启明拉着板车过来了,大家也就都从聊天的大树底下站起了身子,迎上去,把板车接了过去。

再是如何封存遗体,那板车后面还是散出了味道。最后是村里大队长了话,还是得赶紧下葬才行。于是人们都动了起来,把裹着赵长生的塑料袋扯开了。

擦抹的擦抹,穿衣服的穿衣服,最后,才收敛了。

赵启明作为长子,穿上了家里早早备下的孝服,忍着疲累,向来来往往敬香的人们还礼、再还礼。没人看见的地方,他悄悄地,揉了揉酸的膝盖。

最终,赵启明打着孝幡,带着赵启盛,送赵长生下了葬。

回到家里,看着家里的妈、妹妹、弟弟,赵启明沉默了半晌,说道:“我这趟把钱都花给我爸爸了,我爸爸的棺材还是人家王保林给买的。我得回学校上课的。”

“妈,你要是实在没办法了,就去找大队长借上些钱,起码把饭吃饱了。”

“我姐姐不是还寄的钱了?我回的学校以后也尽量再省省,省出来的就寄回来。”

“二妞和启盛能动弹就多动弹上些。实在干不了的活计,等的我放了假回来再干。”

“启盛你也该学的操持操持这个家了啊,不敢甚也等的你姐姐和咱妈做了。你是小小家,该学的扛事了。”

话交代完毕,赵启明看着坐在炕上沉默的他妈,还有眼里闪着泪光的妹妹,和好像压根没听懂他刚才说了些啥的弟弟,赵启明叹了口气,说道:“我得赶紧回学校的了。你们好好的啊。”

坐上回清河的火车以后,赵启明这才真正的空闲了下来,才想到了赵长生。这个小老头一辈子在地里下苦,好不容易盼到他上了大学,却等不及他大学毕业,就这么看了趟病,就走了。

坐在座位上,赵启明呆呆地盯着窗外,那大片大片的农田里,火红的高粱,正在无声地诉说着,农民们又一年的辛劳。

杨清岚是一个月后收到王保林的信的。信里面详详细细写了前头这些事情。不过杨清岚没打算去问。她知道,赵启明这人有股子拗劲儿,他要是不想说的事儿,谁问他,他也不会说的。

眨眼间,杨昕岚从苍固卫校毕业了。靠着优异的成绩,和那一届最小年龄的毕业生,杨昕岚被分配去了清河机械厂的厂医院,和她爸成了同事。

也是那一年,杨承沣因为各种各样的闲言碎语,说他生不出儿子来,也没和家里商量,就辞了云泽公路局的工作,回古桥了。

哪怕单位领导再三挽留,同意给他把老婆孩子的户口全都迁到云泽去,帮忙把两个孩子全都送进云泽最好的学校去,杨承沣都跟疯魔了一样,只一心念叨着自己没儿子的事儿,硬是把好好的工作辞掉回老家了。

王瑞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两眼一黑,就直直地坐在了地上。

好半晌缓过劲来,王瑞芝拽着杨绍云,让他请假和自己回清河去,劝劝大儿子回云泽和领导说说好话,再回去上班去。

杨绍云却觉得,事已至此,人家云泽那边怎么可能还会给他留着位置,只是摇着头,叹了口气道:“罢了哇,孩儿们都大了,他也这来大的人了,咱们还能管他几天了?”

“你要是想回的,就带上静衡一起回的哇。看看他对两个闺女的态度。要是你觉见不行,就把两个孩儿都带回清河来哇。以后,就咱两个给看住些哇。”

见杨绍云态度坚决,王瑞芝也没了办法,只能自己一个人,牵着杨静衡,坐上火车回了古桥。

到了家,杨承沣不在家,只有梁续兰自己一个人,用条布绳子拴着杨雅衡,她则在屋里屋外的忙活收拾。

王瑞芝上去把杨雅衡的绳子解开,把孩儿抱起来,问道:“承沣做甚的了?”

梁续兰还在忙活的手顿了顿,小声说道:“他去蹬三轮给人拉货的了。”

“这人是不是疯了?!那来好的正式工作,说不要就不要了?!回来这是作甚来了?!又蹬起三轮了?一家人想尽办法叫他读了书,给他送出的了,现在这算个甚了?!”王瑞芝越说越来气。

然而本以为能和自己站在一边,一起数落儿子的儿媳妇,此时,却低着头,默不作声的,继续做着手上的活计。

王瑞芝清了清嗓子道:“续兰,你说,你是甚的想法?你要是不愿意,妈给你做主。打,也要打的狗儿的回的上班去。”

半晌,梁续兰抬起头来,无奈一笑道:“妈,承沣叫我听他的。”

紧紧盯着梁续兰看了好半天,王瑞芝突然泄了气,后面的怨怪话,再也说不出口了。

等到杨承沣晌午拉完活回到家,王瑞芝已经没有刚回来的时候那么气愤了。看着杨承沣用笤帚疙瘩给自己扫身上的土,王瑞芝平静地开口道:“那你回来以后,就指望以后靠的蹬三轮,就能把孩儿们都供出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承沣把笤帚往炕上一扔,坐在桌子旁,端起大茶缸子,咕咚咕咚先灌了半缸水,然后用手背一抹嘴,回道:“要供甚了?反正就是两个女女家,叫念完初中倒能出来动弹了。那阵我肯定养下儿了,叫她两个正好带弟弟。”

“人家外头的人早就说上了,老杨家供上三个孩儿读书考出的,有甚的用了,最后还不是没德行,连个孙子也养不下。”

无论如何,王瑞芝也想不明白,自己养大的儿子,咋地能这么轻易的,就说出这种话来。她自己从小的念头就是读书认字,她对待自己的孩儿们也是一样的,不管男女,都得读书认字,识了理,才能好好做人。

那些年,她和老杨哪怕从市里回到这个县城里,她也没有一天不督促着自己的三个孩儿上进的。

邻里邻居的,除了骂他家地主以外,更多的,是质疑她非要让女女家也读书考学的决定。

可是不管谁来质疑劝说她,让她早些叫闺女们回家干活的,她都或软或硬的顶了回去。她从来不觉得,女女家就天生应该给家里动弹,就不能有自己的前途。

就连她家老杨,也是十分的支持她的一切决定的。

咋地到了自己儿子这里,女女家就成了没用的,应该早些回家动弹养兄弟的了?

王瑞芝悲哀地想到:也许,这就是那些年给她和老杨带来的最大的打击吧。

王瑞芝看着手里抱着的杨雅衡,和拽着她的衣角站在一边的杨静衡,闭住了眼睛。老杨说得对,不能叫好好的两个孩儿,就毁到承沣手儿的。

再次睁开,她的眼里只剩下了平静的坚决。

“承沣,两个孩儿,我都带上去清河的。你要生儿子,就你两个自己在古桥待的生的哇。”

喜欢大槐树下有人家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槐树下有人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