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大槐树下没好人 > 第51章 重走故路(第1页)

第51章 重走故路(第1页)

杨绍云又一次拎着他的小皮箱,踏进了清河府城。

七月下旬的清河府,正值三伏天之际,头顶的艳阳,晒在地上,远远看去,都能看到扭曲周边的热浪。

但是刚才,杨绍云好不容易挤出那闷罐子火车,居然还感受到了一丝松快的凉爽。他出时身上板板正正的中山装,此时已经皱巴了,还有了汗渍。让他难以忍受,却又不得不忍受。

杨绍云的这趟火车,从古桥到清河府,足足走了三天。比当年他去高泷前还要费劲。

八路军现在几乎控制住了城镇以外的地方,铁轨,依然是他们主要的破坏重心。

走出车站,站前离得不远就是槐巷,那年他去高泷前,在槐巷里的一家地道的铜火锅店,吃了一顿涮锅子。如今九年过去了,他见那店铺还在,只是已经改成了粮店。曾经做梦都梦到过的铜火锅,怕是再也吃不到了。

叹了口气,杨绍云没做停留,只是继续向前走去。

只是走了没一段路,脚上的皮鞋就沾满了路边的黄土。无奈之下,站住招了招手,很快,一辆擦得锃光瓦亮的三轮黄包车停在了他跟前。蹬着车的年轻车夫笑着问道:“先生,您去哪?”

杨绍云抬脚一边上车,一边说道:“先去青竹巷。”

“那得要一千五了,先生。”

“没那么多,四五里地的事。一千,不走我就换车。”说着,杨绍云竟真的拎起了箱子,作势就要下车了。

“哎哎哎,走呢,走。没说不走。您坐好。”那年轻车夫没想到,看着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杨绍云,还穿着学生装,砍起价来却是如此的老练。赶忙扭头专心蹬起了车。

压根没准备下车的杨绍云,在车夫蹬起来之前就又稳稳地坐了回去。当了这些年会计,一分钱一分钱的计算,早就刻在骨子里了。

车子蹬到青竹巷口上,杨绍云就叫了停。坐着掏出自己包钱的手绢,搓了一张崭崭新,却依然软绵绵的一千法币,递给了车夫,然后又包好手绢,放回衣服内袋里,这才拎起箱子,下了车。

顺着巷子,杨绍云走到了王掌柜家门口。心下叹了口气,又得麻烦这位掌柜的了。

还没敲门,门突然从里面开了,王瑞芝的小圆脸从门里探了出来。

看到门口站着准备敲门的杨绍云,王瑞芝一脸警惕地问道:“你找谁?”

“这不是王掌柜家吗?”杨绍云看着眼前这个圆脸的小姑娘,也是一头雾水。爹明明说了,鬼子投降以后,他家搬回老宅,王掌柜一家则是回了清河府。自己这趟上来考试,就是他爹说的,这些年和王掌柜家交情足够了,可以叨扰探望了,这才来的。

王瑞芝翻了个白眼,说道:“我爹早不是掌柜了。现在是王先生!”

看着小姑娘一本正经的脸,杨绍云隐约间,好像看到了九年前那天,那个非要递给自己半个黑黄的窝窝头的小闺女的脸,和眼前这个小姑娘的脸重叠在了一起。

他轻笑了一声,问道:“那你是王先生的小闺女吗?”

王瑞芝这次点了点头,说:“我是王瑞芝。你是谁?找我爹作甚?”

突然,门里传来王魏氏的声音,“瑞芝,打瓶醋咋地这么费劲?”说着,也走到了门口。

猛地看到门口站着的杨绍云,王魏氏惊了一下,但是,她很快就惊喜的唤道:“杨少爷?是不是杨少爷?你从高泷回来了?”

杨绍云看着王魏氏,笑笑说:“嗯,婶子,去年鬼子刚投降那会就回来了。直接回的古桥,也没赶上和你们家里打个招呼。”

“哎呀呀,客气甚。都是自家人了。这是上来有事?先进门,进来再说。”王魏氏赶紧又把门大敞开,迎着杨绍云进了门。又对着门口好奇的王瑞芝喊了一嗓子:“赶紧去打醋!你爹一阵回来吃饭!”

被王魏氏迎着坐在了炕上,又从灶上端了个好碗,舀了一碗早就晾好的绿豆汤,端给了杨绍云。

渴了一路的杨绍云,见到这碗绿豆汤感觉自己有救了,只是匆匆说了一句谢谢以后,口,一碗绿豆汤就下了肚。

王魏氏赶忙接过碗来,又去给他上灶间盛了一碗来。

端着第二碗绿豆汤,杨绍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麻烦婶子了。我坐那闷罐子火车,太渴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