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时候,妹妹咬着手指头在院子里哭。赵启明问咋回事。妹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哥哥,俺把头绳绳跌进茅厕了。”
赵启明去了茅厕,看着腊月里刚掏过的坑。深的很,那头绳又是黑色的,根本连看都看不见,别说能掏上来了。
出了茅厕,看着还在哭的妹妹,赵启明叹了口气,说道:“不用哭了,等砖窑上开工了,哥哥去搬上两天坯子,给你攒钱再买上一条的。”
答应的事儿,得做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于是年初三,砖窑那边一说开工,赵启明就跑去了。往常干活的孩子,最小也有十岁了,可是赵启明今年满打满算也才七岁。
工头也是附近村子里的人,没想着要坑孩儿,只是明白告给了,他太小,一天下来,就算干满了,也最多只能给两分五的工钱。
新头绳要五分钱,赵启明得干满两天才能买到。不过,他挺满足的了,跟工头直接说,自己要干满六天。
于是,杨清岚蹬着车子路过砖窑儿的时候,正好看见赵启明刚搬完一趟砖坯,要去搬下一趟。
俩人就这样碰了个对脸儿。
杨清岚却骑着车子,根本没有要停的意思。
赵启明看到杨清岚居然招呼也不打,就那样掏着车子骑过去了,略愣了愣神儿。以前这个怪人不是一见自己,就要拉着自己叫姐姐的吗?咋地今儿转性了?
骑着车子走远的杨清岚,脑子里想的却是:
人家家是贫农,自家是地主。人家家成分好得很。自己以后还是别给人家添乱了。
这个小插曲过去以后,俩人倒是谁也没放在心上。只是赵启明晚间回家以后,跟他爸提了一嘴,他爸沉默了一下,说道:
“他家毕竟是地主后代了。这段日子肯定不好过哇。”
赵启明这时才明白了,到底地主家和他家,有着啥样的区别。
到了王石村的杨清岚,直接回她姥爷家灶上,给她爸热饭去了。热着饭,又进里屋去和崔满仓打了个招呼。
崔满仓笑着问道:“清岚,每天这的跑上,累不累?”
“不累!我在家里也没事干。出来跑跑,就当锻炼身体了。”
“姥爷给你买的新皮鞋咋地没有穿?”
“满姥爷,皮鞋新新的,等的开学了再穿哇。这几天我天天往村里跑了,土兮兮的,怕穿脏了。”
“哎,鞋子买下就是叫穿了么。”
“我肯定穿了,不会放的小了,不能穿了的。”
“回的告给你妈,你爸爸这趟应该学习到十五,就叫他回的了。本来说是七八天,人家突然改了主意,我也没办法。回去以后还是悄悄地在家猫住,哪也不要去,应该就没人再寻他了。”
“真的?那我妈就能歇歇心了。”
“嗯,真的!”
总算,这个年,还是让杨家听到了一点点好消息了。
喜欢大槐树下有人家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槐树下有人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