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移舟漕台TXT笔趣阁 > 第123章 莆田会友 赵善已逝但这疑团不破真(第3页)

第123章 莆田会友 赵善已逝但这疑团不破真(第3页)

票号掌柜见是官身,不敢怠慢,连忙请入内室奉茶,态度恭敬却也透着商人的谨慎:“不知大人欲查何事?敝号定当尽力。”

黄葭没有碰茶盏,开门见山:“贵号当年,乃至现今,可曾有过一种规矩:以江南上等碧螺春茶叶,作为重要信件送达後的‘兑银信物’?尤其是寄往山东的信件。”

掌柜闻言,脸上露出一瞬错愕,随即是笃定的摇头:“回大人,敝号乃至整个福建丶江南地界的票号同行,的确以碧螺春作兑银信物,如今也是如此。不过——”

他顿了顿,补充道:“大人明鉴,永通票号根基在闽浙,虽在山东有些生意银钱往来,但信件递送这等细务,还没有接手过,信丶是绝不会寄往山东的,顶多是与敝号交好的几个山东客商,会从我们这里捎带一些茶叶丝绸。”

黄葭的心微微下沉,但面色依旧平静:“不瞒您说,几年前,我托人寄了信函,由贵号递送山东,一直未有音信,如今才知贵号这里不送北边信件,可现下送信人已去,若我要找回那些信,最大可能是在何处?”

掌柜沉吟片刻:“不外乎福州总号丶本分号丶或是泉州分号自身。”

黄葭沉默片刻,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掌柜请看,当年此人丶此地,贵号泉州分号,可曾发出?最终送达何处?”

掌柜接过纸条,仔细辨认上面的人名与地址,又唤来一位在票号效力二十馀年的老账房一同回忆。

两人交谈片刻。

老账房翻出一本厚厚的旧账册,一遍遍细细地看。

“回大人,”掌柜将纸条恭敬递回,“查到了,此信确由泉州分号发出,当时付的是加急脚力钱,要求务必稳妥送达。但……”

他脸上露出一丝困惑,“这信送达的地点,并非纸条上写的山东聊城,而是……南安码头附近的一家小酒馆,名唤‘客来居’,签收人是他家掌柜‘陈子虚’,账册上记得清清楚楚,回单在此。”

南安?客来居?陈子虚?

黄葭只觉脑中“嗡”的一声。

那上百封信,竟然没有一封寄去了山东?

是韩同勖留在南安没有走,还是这些信流到了旁人手中?

她接过掌柜递上的回单。上面白纸黑字:

发信-永通票号泉州分号

收信-南安码头客来居

签押-陈子虚(画押)

黄葭深吸一口气。

谁篡改了地址?

赵善,还是……永通票号?

可那不过是她写给韩同勖的几封书信,信中写了一些嘘寒问暖的话,偶尔提了提写《海舱述要》的心得,也不是什麽重要的东西。

他们这麽做,目的何在?

掌柜和账房看着她拿着回单怔怔出神,脸色有些苍白,大气不出。

堂内一时寂静。

过了好一会儿,黄葭才将回单折好,擡起头,脸上已恢复平静。

“有劳掌柜。”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远,“这个酒馆,本官回头再去问。”

“您倒也不用问了,”掌柜笑着接话,“这个‘客来居’当年开在南安,也算是个有名气的地方,现下老早就关张大吉了。”

黄葭蹙眉,看向掌柜,“他们是经营不善,还是……”

掌柜叹了一口气,“当年泉州市舶司还在的时候,南安那边养了不少的穷酸文人,有人管那个地方叫……”

“南安幕府?”她忽然想到。

“似乎是吧,”掌柜眯起眼,“那里的人天天混迹酒馆丶谈天说地的,因为大都是幕僚,会作诗文,所以酒馆也靠着诗书这些,风行一时,後面那些幕僚一走,地方冷清下来,生意也不景气了。”

黄葭垂下眼眸。

按照江忠茂所言,当年她上了内府的名目,本是必死之人,却由南安幕府一个叫汤河的人除名,侥幸逃过一死。

那眼下收她信的人,莫非就是那个救她的人?

黄葭起身,对掌柜略一颔首,不再多言,转身带着书吏走出了永通票号。

门外夜市喧嚣,雨声有些刺耳。

她望了眼熙熙攘攘的长道,忽觉眼前都隔着一层无形的迷雾。

当年,到底发生了什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