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凤栖梧宋词 > 第56章 边境急报(第2页)

第56章 边境急报(第2页)

“儿臣荐京营副将、勇毅侯周勃!”萧景宏朗声道,“周将军勇武善战,熟知兵事,曾任北境参将,对苍狼部族颇为了解。由他领兵驰援,必能迅击退蛮骑,扬我国威!”周勃,正是他的舅父,周贵妃的弟弟。

此议一出,不少周家派系的武将纷纷出声附和。

萧景琰心中一动,暗道果然。二皇子一党是想趁机将兵权牢牢抓在自己人手中。一旦周勃掌握了北上援军,不仅立下军功,更能进一步渗透和控制北境军权,其势更大。

然而,没等皇帝表态,三皇子萧景哲却慢悠悠地出列了,他先是向皇帝行了一礼,然后才温和地开口:“父皇,二哥所言极是。周将军确是良将。然,儿臣以为,击退蛮骑固然重要,但确保大军粮草辎重无忧,更是重中之重,关乎战局成败,甚至关乎边境安稳。”

他话锋一转,将焦点引回了最棘手的问题上:“方才钱尚书也提及,北地粮草转运确有难处。如今战事突,需求剧增,如何确保粮草能及时、足量运抵前线,需得一精干得力、且……深孚众望之人统筹督办方可。否则,前方将士饿着肚子,如何打仗?”

萧景哲的话听起来句句在理,全然是为国考虑,但却巧妙地将“督办粮草”这个肥差,也可能是烫手山芋,提到了台面上。他绝不希望二皇子一派既掌兵权又控粮草。

皇帝眯了眯眼睛,显然听出了儿子们话中的讥讽。他的目光在二皇子和三皇子之间逡巡,最后,竟落到了沉默不语的太子萧景琰身上。

“太子。”皇帝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萧景琰心中一凛,立刻出列躬身:“儿臣在。”

“对于北境战事和粮草调配,你有何看法?”皇帝淡淡地问道。

一瞬间,几乎所有目光都聚焦到了萧景琰身上。有审视,有好奇,有担忧,也有幸灾乐祸。谁都看得出来,皇帝这是在试探,也是有意将太子拖入这浑水之中。

萧景琰感到后背微微渗出汗意。他知道,自己的回答至关重要。既不能显得毫无主见,也不能过于激进,得罪任何一方。更重要的是,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为自己,也为困境中的东宫,寻得一丝破局的可能。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持重:“回父皇。儿臣以为,二位皇弟所言皆有道理。抗击蛮夷,需猛将精兵,亦需充足粮饷,二者缺一不可。”

他先两边各赞一句,不得罪人,然后话锋微转:“周将军勇武,确是合适人选。然,粮草督运一事,关系重大,非但需能力出众,更需清廉自持,方能确保军粮一分一毫皆用于将士身上,不至被层层盘剥,延误军机。”

他点到即止,没有直接攻击谁,但却暗指了当前粮草问题的一大弊端——贪腐。

“哦?”皇帝挑了挑眉,“依你之见,何人可担此粮草督运之责?”

这才是最要命的问题。推荐谁?推荐二皇子的人?不可能。推荐三皇子的人?也不妥。推荐自己的人?他东宫眼下哪有什么能担此重任的得力人选?即便有,也会立刻成为众矢之的。

萧景琰心念电转,忽然想起了林夙曾经偶尔提及的一个人——漕运总督范文程。此人并非任何皇子派系,出身寒微,以办事干练、不徇私情着称,但因不懂钻营,多年来职位不上不下。或许……

但他不能直接推荐。那会显得太子急于安插自己人。

“儿臣愚见,”萧景琰谨慎地说道,“督办粮草,非但要能协调户部、兵部及地方州县,更需精通漕运仓储诸事。或可从常年负责漕运、素有清名干吏之誉的官员中择优选任?如此,既能确保效率,亦可显父皇公允之心,使前线将士安心。”

他没有提具体名字,只划出了一个选择范围——漕运系统的清官干吏。这既避开了直接卷入皇子之争,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将“清廉”和“干练”作为了标准。

皇帝听罢,面无表情,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龙椅扶手,沉吟不语。

二皇子脸色不太好看,太子的回答虽然模糊,但强调“清廉”,显然意有所指,对他想完全掌控军粮的企图不利。

三皇子则依旧面带微笑,似乎对太子的回答并不意外,也未置可否。

朝堂之上,再次陷入一种微妙的寂静。边境的烽火,仿佛已经烧到了这金銮殿上,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算计。

萧景琰垂而立,手心微微出汗。他知道,自己的回答只是一个开始。关于派谁领兵、派谁督粮的争论,必将持续酵。而这,对于刚刚经历科举风波和命案冲击的东宫而言,是危机,却也可能……是转机。

他必须尽快与林夙商议,在这突如其来的边患与随之而来的朝堂博弈中,找到那条最有利于东宫的路径。

喜欢凤栖梧宦海龙吟请大家收藏:dududu凤栖梧宦海龙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