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废柴种田记 番外完结 > 第109章 香不留名(第1页)

第109章 香不留名(第1页)

慈宁宫深处,那枚仿制的玉簪化作的齑粉,从老太后枯槁的指缝间簌簌滑落,细微得仿佛从未存在过。

她那双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自己空无一物的手心,喉头涌上一股腥甜,却再也咳不出第二口血。

她输了,输得如此彻底。

她穷尽一生,试图复制沈家的辉煌,掌控那至高无上的香脉权力,到头来才现,自己连门都没摸到。

香,根本没门!

那三个在夜空中由香火凝结而成的大字,像一道烙印,深深地刻在了当夜所有见证者的脑海里,也彻底颠覆了大晏王朝数百年来对“香权”的认知。

风暴的中心,百草苑,却在这一夜之后归于前所未有的宁静。

七日后,一道诏书如惊雷落地,震动朝野。

皇帝萧玦亲笔朱批,昭告天下:自即日起,废黜安神局,其所有职能、档案、库藏尽数并入新设机构——“民香院”。

民香院为常设官署,虽名义上归属礼部,却独立运作,设主使、副使各一人,掌天下香料之监管、技艺之传承、平民之教化。

诏书的墨迹尚未干透,另一道旨意已送至百草苑。

萧玦欲封沈流苏为民香院第一任主使,位同三品,享朝臣殊荣。

然而,面对这份足以让任何后宫女子乃至世家子弟都艳羡不已的封赏,沈流苏却只递回了一张素笺,笺上八个字:“功成身退,愿为布衣。”

御书房内,萧玦看着那张字迹娟秀却透着决绝的素笺,沉默了许久。

他终于明白,这个女子所求的,从来不是权位,不是荣华,更不是他这个帝王的恩宠。

她像一缕最纯粹的香,只想回到它该去的人间。

最终,他提起笔,在诏书上做了最后的批注:允。

沈流苏拒受官爵,仅以“香师”之名,挂名民香院顾问。

而民香院的实际主事之权,落在了她亲手培养的副使——阿念的肩上。

诏书颁布的第二日,萧玦亲临百草苑。

他没有乘坐御辇,只带了两个随侍,一身玄色常服,看起来更像个来访友的世家公子。

他带来的,是一块巨大的紫檀木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题着四个烫金大字——香归人间。

这块匾额,最终没有挂在民香院的衙门口,而是高悬于百草苑的正堂之上。

这里,才是这场变革的真正源头。

诏书的末尾,还有一条看似不起眼、实则石破天惊的律令:“凡私制、私藏、私用迷魂致幻类香料者,不论出身,一律流放北境苦役三年。”

这一条,彻底斩断了数百年来权贵阶层利用秘香操控人心、构陷政敌的黑色产业链。

香,从权力的凶器,一夜之间回归了它本真的面目。

朝野震动,一个属于香料的全新时代,正式来临。

沈流苏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她仿佛一台不知疲倦的精密仪器,立刻投入到了一项更浩大的工程中。

她开始整理毕生所学,以及沈家那部失传的《香契录》残卷,编纂一部全新的《沈氏香经》。

这不再是一部家族秘典,而是一部面向所有人的百科全书。

书中不仅详细收录了上千种香料的调配秘法,更以前所未有的篇幅,详述了每一种植物的生长习性、药理作用、辨别方法,以及最重要的——伦理使用准则。

她在全书的扉页,用最郑重的笔迹写下了一段话:“香不杀人,亦不救人;人心善,则香为药;人心恶,则水亦成毒。习香者,当先修心。”

此书不设任何传承门槛。

凡愿学者,皆可抄录。

百草苑每日清晨都会放五十册手抄本,供京城内外的平民免费取阅。

一时间,百草苑门前车水马龙,求书者络绎不绝,其盛况竟堪比当年科考放榜。

阿念则雷厉风行地接手了民香院的日常事务。

他谨记沈流苏的教诲,推行了一项名为“香师认证制”的考核。

凡是通过理论与实操考核者,无论男女老幼、出身贵贱,皆可获得官方认可的一枚“识香牌”。

持此牌者,方可合法开设香坊、教授弟子。

短短月余,京城内外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百余间平民香舍。

那些曾经只在深宫豪门中流转的奇香,如今成了寻常巷陌里可以品评、学习的技艺。

甚至有一位自幼失明的少女,凭借其凡的嗅觉天赋,通过了考核,成为京城第一位持牌的盲女香评人,她的故事被传为一段佳话。

一个寻常午后,沈流苏换上一身粗布衣裳,悄然走在京城最热闹的街市上。

她走进一家茶馆,恰好听见说书先生正讲到她的故事,惊堂木一拍,说书人眉飞色舞:“要说咱们这位沈香师啊,那可是真神人!不用刀,不用剑,就靠着一炉香,硬生生把皇宫里藏了几十年的妖魔鬼怪,全都给熏醒了!”

满堂喝彩。

沈流苏坐在角落,要了一杯最普通的茉莉花茶,听着那些被百姓们添油加醋的传奇,嘴角不自觉地泛起一丝温柔的笑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