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周一,大寒。从早晨起,冷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连绵的湿气从房屋的各个角落钻进来,刺进人的皮肉,蜱虫般死咬身上的每一根骨头,汲取所剩无几的暖意。哪怕把自己层层叠叠地裹起来,其结果也不过是把一层又一层的潮湿贴上自己的皮肤。
在这样的天气里考试,自然是一种相当煎熬的体验。
被安排在一扇漏风窗户边的倪青缩着脖子写完了语文试卷,暖宝宝的效力仅仅维持了半个钟头,写下作文的最後一个句号时,倪青觉得自己拿笔的手都被冻成了硬脆的冰雕,掰一下就能整根带走的那种。
直到那声救命的铃声响起,和洛川充满饭菜蒸汽的食堂里汇合後,倪青才终于停止了对该死的天气丶该死的考场,以及非要逞强不带上热水袋去考试的自己的吐槽。
相比起倪青,洛川的准备可就充分得多了,不仅帽子手套围巾一个不落,还有由高芳芳同志精挑细选,度过了一个上午仍带馀温的超强热水袋,从身上拆下来的装备哪怕原地带去东北地区也保准冻不到一点。
“傻了吧,”洛川捏一下倪青冻红的鼻尖,示意她把手放进自己捂暖了的手筒里,“还敢嘴硬吗?”
倪青这回是真没话说了:“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天气预报上写着今天气温比昨天高,却不知道南方的冬雨是额外的魔法攻击啊!”
“走,吃饭去,”两人的手在手筒中相握,这回,轮到洛川拉着倪青了,“听说今天食堂有卖暖锅,咱们得赶紧去排队。”
…
午休时间,倪青正在复习历史时间轴,杨问夏忽然转了过来,一脸傻笑地看着倪青,问道:“你和洛川住在一起吗?”
倪青的思路一下断了,疑惑道:“为什麽问这个?”
“因为你们最近都是一起上下学,前两天请假的理由也一样啊。”魏智强离开後,杨问夏的表姐肖嵘成了一班的代理班主任,她应该是从那儿得知了洛川的消息。但不知怎的,倪青觉得她话里还有别的意思。
“没有,”倪青不想和外人过多解释两人间的关系,“住得比较近而已。”
杨问夏的眼神似有深意:“有多近?两隔壁的那种?”
“在同一条街上,但不是隔壁。”
“哦~”杨问夏了然点头,“也是青梅竹马的距离呢,难怪……”
倪青的眼皮一跳,心里升起一股奇妙的感觉:“你这用词——”
杨问夏笑嘻嘻:“就是字面意思啊,你和洛川,你们真的很明显欸。”
倪青一下明白她误会了什麽,眼皮跳得更厉害了:“我俩不是你想的那种……”
“欸,放心,我懂~”杨问夏对倪青眨眼,拍拍胸脯,“你们是纯纯的姐妹情,我保证绝不乱说!”
倪青的嘴角也开始抽搐了,因为过于离谱,一时不知该怎麽回话。
幸好在这时候,文雅及时出手,揪着杨问夏的後衣领,把人给转了回去:“看你的书,别打扰人家复习。”
杨问夏意犹未尽,却也知道对方说的对,只低声嘟囔:“我这不是嫌看书太闷了嘛……再说,反正我要选理科,历史考得怎麽样又不影响我分班……”
一中依照期中期末两次成绩对高一学生进行分班,反向学科的比重仅有5%,也就是说,如果选定了理科,那麽主课和三门理科的成绩会占据最终总分的绝大部分。因此,一些早早确定了选科的学生会对学习策略进行调整,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高考科目的成绩上,杨问夏就是其中一员。
而对于倪青来说,这种分班制度也非常有利。她记性好,经过这些时间的突击训练,基本已掌握了几门文科的主要知识点,不说滚瓜烂熟,至少写起卷子来也是行云流水。至于那些需要大量刷题的理科,倪青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只确保自己能有个基础得分,剩下的就是能拿多少算多少。
倪青用几套模拟卷测试了效果,如此一套组合拳下来,虽然和洛川的成绩仍有差距,但也能够到文科快班的门槛了。
倪青已经很久没有这麽努力过了。自从重生以来,除了洛川生病那一天,她每天的睡眠时间都不超过六个小时,既要赶上高一一个学期的学习进度,又要抽空录视频和剪辑,像被某种无形的恐惧驱逐着,恨不得把每一分钟掰成三瓣用。
偶尔,倪青会想,其实自己没有必要这麽拼。一中的升学率很高,每年普通班里考上重点大学的也很多,不是非去快班不可。快班里有什麽呢?
或许,是因为有洛川吧。
每当看见洛川时,倪青要躺平的想法总是会莫名地飞散,转而化作更加强烈的斗志——大家都是洛川,她可以做到的,自己当然也行。
这无关嫉妒,而是一种善意的竞争,洛川从来好强,前世更是如此。她流落风尘时能很快做到头牌,仅学了三年格斗就能和师傅打的有来有回,哪怕最後被迫成了情人,也是最得宠的那个。她的世界几次分崩离析,但最终,她都能靠自己搭建起新的天空。
她走过那麽多路,吃了那麽多苦,难道一朝重生,就甘心做个普通人?
洛川有洛川的骄傲。
不过……倪青的耳边回响着杨问夏的话,手指还戳在课本上,眼里却是一个字都看不下去。